跟着援黔专家去调研播州区健全高血压防
“病人56岁,因‘头昏10年,多饮2年,记忆力下降1天’入院……”
6月12日,记者跟随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活动。在查访过程中,一位管床医生的病历汇报引起了余振球的特别注意。
“患者小学、初中未监测血压,于29岁和33岁的两次妊娠及生产后,至48岁前一直未监测血压……”管床医生梁远芳介绍着病人的情况,这份病历,对病人从年轻到现在的情况,以及症状、用药等都有着详细的询问记录。医院进行教学查房,听取管床医生汇报病历在听完汇报后,以往查房时都要重新仔细询问病人的余振球,并没有再次询问,而是对这份病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份病历写的非常规范且专业。”
“这是我们科室的丁老师传授的。”梁远芳说,这些询问、书写病历的方法、规范,是曾在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医院高血压脑病科主医院后,对院内的医生进行了相关培训。“在询问病人病史时,要具体到首次量血压的时间、首次发现血压高的时间等重要节点;在询问具体情况时,要精确到具体症状的持续时间、用药时间及用量、症状前后的行为反应等,这些都是丁老师对我们强调的。”
“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这样写出的病例,才能帮助医生快速分析病人的病情并制定诊疗方案。”余振球提醒道,病历的规范书写,是基层高血压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进行教学查房,听取管床医生汇报病历
“要在什么时候使用阿司匹林?”在了解到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时,余振球提问道。“一经诊断就可以使用。”“血压太高的话,要注意降血压保证安全再用。”在场的医务人员立即做出了判断,余振球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医院的这次查房活动,是播州区高血压防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对于高血压防治体系的建立,播州区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
据了解,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高血压防治体系,构建高血压防治网络,规范高血压诊疗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防治能力,提升全区高血压防治水平,播州区卫健局制定了《播州区镇(乡)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高血压防治中心实施方案》。
根据该方案,医院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培训、指导,根据创建标准、制度建设等内容,以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指导其完成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建设,并成立区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领导小组和区高血压防治专家组,于今年5月初全面完成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挂牌工作。
同时,播州区将区高血压防治网络分成四个片区,实行分区网格管理。每片区都有专人负责,具体到各个镇的防治中心也有明确负责人。医院的丁婧就是东部片区的负责人,对接西坪镇、团溪镇、铁厂镇等五个乡镇的防治中心。
播州区高血压防治网络分区网格管理责任图
“下一步,播州区要将这一工作长线进行下去。”播州区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蒲文林介绍到,“各镇乡高血压防治中心每季度开展培训学习,区诊疗中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质量控制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指导、督查,进一步提高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能力建设和工作水平。”
余振球也对播州区提出了高血压防治的相关建议:“要到乡镇卫生院进行查房活动,为基层医生示范规范、准确的病例询问方法;把乡镇的医生集中到高血压诊疗中心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在实操中确实的掌握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各级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骨干要做好‘看病’的本职工作,要做到做好管理的同时专业不丢。”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向颖羿编辑刘娟利
编审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