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症状

老年病科对老年人更贴心生活晨报大同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这“两个事关”,把老龄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老龄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老年病科:对老年人更贴心

我省出台的《关于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二十六条重点任务。其中第十二条指出,要在我省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医院作为我省开医院,此项工作目前深得老年人信赖。

住院不寂寞

7月4日11时许,医院14层的老年病科。刚出电梯,就听到有人说:“老大爷,您真听话,每天都能出来遛遛弯。”循声过去,只见走廊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正扶着墙上的扶手挪步,旁边的护士右肩上搭一块毛巾,双手端在离老大爷不到5厘米的位置,时刻准备护着老大爷。医生则在一旁鼓励:“您加油!照您这恢复速度,很快就能回去和老伙伴们一起下象棋了。”老大爷听到后,原本“揪成一团”的脸渐渐舒展开,他说:“刚住进来那几天,天天在床上躺着,就盼望着能早点出院,回去和他们大战几百回合呢。现在,被你们照顾得这么好,一下子让我走,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医护人员正在给老人过生日

老大爷叫周万里,今年76岁,患有慢性胃炎、糖尿病、老慢支。半个月前突感头晕、恶心、右腿无力,医院老年病科。经查,他患了脑梗。

护士介绍,“周大爷脾气不太好,刚来那几天,总是闹着要回家。”经过几天的治疗,周万里身体指标恢复正常。医生鼓励他,要想早点回家,就得下床多活动。治疗期间,医生和护士经常来陪周万里聊天。周万里赶忙补充道:“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住,孩子们每天去家里看看我。下楼和老伙伴们下象棋才能让我不寂寞。医院,医院严肃、冰冷,我可以和医生、护士畅所欲言,还能认识很多的新朋友。现在,我也不着急回家啦!”

收治重症老人

白艇今年67岁,6年前,他患皮质基底节变性。患病后,他常年卧床,由老伴和一个护工照顾。一个月前的一天,白艇突然发起了高烧。老伴发现后,一边用温水给他擦拭身体,做物理降温,一边通知了儿子。

儿子赶回家,就把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后认为白艇发烧不属于神经内科疾病,就推荐去呼吸科就诊。儿子把白艇送到呼吸科,医生检查后也未敢收治。“听到这样的结果,我和儿子都急了。我想到了最严重的后果,我怕失去……”白艇的老伴说,无奈之下,医院。可是,医院,都先后被神经内科和呼吸科拒绝。

就在白艇的老伴急得直哭、儿子不停打电话寻求解决方法之时,一个病人家医院的老年病科看看。“我们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赶到了这里。没想到,老年病科的主任李宝玲当下就接收了。”白艇的老伴说,听到被老年病科接收的消息后,她激动得又哭了。

白艇住进老年病科后,医生检查出他除了有皮质基底节变性外,还患有肺炎和乙肝。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肺炎已消除,乙肝需继续服药。“他虽然还是不能动,但通过治疗,他的身体状况改善了,脸色也好看了很多。知道他舒服了,我才放心。”白艇的老伴说,哪怕白艇就这样一直躺着,她也不愿意失去他,因为她觉得,老伴在,家就在。

手把手教授护理法

“我们作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属,在老年病科能得到非常有针对性且专业的护理指导。”49岁的刘兰对记者说。刘兰的母亲患皮质基底节变性卧床已有两年,23天前又因为喘医院老年病科。自从母亲住院后,刘兰才得知,平日里自己对母亲的护理方式大多是错误的,甚至有可能是母亲喘气困难的诱因。

一年前,刘兰的母亲因为胃功能减弱,插了肠管。医生曾告诉她,只能给母亲喂营养液,不能喂其他食物。可是,她总担心母亲因吃不上其他东西而营养不良,就擅自把水果、蔬菜、馒头等食物剁碎,和营养液一起添加到肠管中。一向爱干净的刘兰还经常按正常人的方式,给母亲刷牙。

得知这个情况,李宝玲主任专程到病房手把手地教刘兰正确的护理方式:肠管里只能用营养液,每天用沾湿的棉棒给病人擦嘴,每天要多练习坐立……为让刘兰记得更准确,李宝玲还让另一位医生一条一条写在本上。每天医生和护士为老人做护理时,还会把刘兰叫过来现场学习。“如今,我们学得差不多了。今天母亲出院,李主任把电话号码留给我,让我有问题随时问她。”刘兰说。这时李宝玲正好来查房,说:“正确的护理方式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回去后,一定要按我教的方法精心护理老人。”

主治医生查房并记录老人身体情况

■链接

医院推进老年病科建设特色经验

·医院老年病科将9名医生按照病种和研究方向在内部进行了分类,有的主攻脑病,有的主攻心脏病,有的主攻消化系统疾病,还有的主攻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往往不只患有一种疾病,医护人员各有专攻,有助于老年患者在科室内享受多病同治的服务。

·坚持把贴心小事做好,让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感受到老年病科的温暖。比如:给老人过生日;下班后晚走半小时,陪老人聊聊天;给老年人送一些书报、杂志;把正确的护理方式教给老年患者的护理人,让老人回家后也能得到正确的护理;患者出院后,经常回访。

■背景

老年病科的功能急需普及

我省出台的《关于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二十六条重点任务,其中第十二条指出,到年,我省80%医院、50%医院开设老年病科。

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宝玲介绍,医院的老年病科是上世纪80年代开设的,是全国最早开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年病科的病床数量在不断增加,就诊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发展速度仍有些缓慢。

制约老年病科发展的因素,李宝玲总结了两点:首先,社会对于老年病科的功能普及不够,老年人和家属对老年病科的认识不足。老年人生病后,患者和家属往往相信有针对性的科室(如: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而不选择老年病科。他们觉得老年病科就是个老年人体检的地方,治不了病;其次,老年病科对医生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往往要求医生对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都有所了解,对其中一种疾病还要有深入的研究。目前,这种人才比较短缺。再加上医学院的学生对老年病科同样有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少有学生愿意来老年病科。

来源:生活晨报记者乔静涛文/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z/14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