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症状

考点复习middot肝硬化肝性

肝硬化

1.概念:

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

2.病因:

病毒性肝炎(我国最常见,乙肝最常见,HAV、HEV不发展为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欧美国家最常见)、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药物或化学毒物、免疫紊乱、寄生虫感染(血吸虫、华支睾吸虫)、遗传代谢性疾病、营养障碍(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

3.发病机制:

肝细胞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间隔形成、假小叶形成(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4.表现:

(1)代偿期:无特异性。

(2)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

①肝功能减退:

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黄疸、出血和贫血、雌激素↑(肝脏对雌激素灭火减少,蜘蛛痣、肝掌)、促黑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不规则发热、低白蛋白血症。

②门静脉高压

腹水:肝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形成机制:a门静脉高压;b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低蛋白血症;d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e肝淋巴生成增多。

门-腔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并发症)、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Retzius静脉曲张、脾肾分流。

脾大脾功能亢进:脾肿大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

5.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最常见并发症。

(2)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胆石症

(4)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G-);胆道感染;肺部、肠道、尿路感染。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6)原发性肝细胞癌: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肝大、血性腹水、无法解释的发热时要考虑此病。

(7)肝肾综合征

(8)肝肺综合征

(9)门静脉血栓形成

6.辅助检查:

血常规:脾亢导致三系减少;

尿常规:黄疸导致尿胆原、胆红素升高;

肝功能检查: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减少(反应肝脏合成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不同程度延长,且不能为注射VitK纠正;

肝纤维化指标:血清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IIP)、IV型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均升高;

腹水:未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腹水为漏出液,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者为渗出液或中间型;

肝活检:有假小叶形成(可确诊)。

7.治疗:

(1)去除或减轻病因:抗HBV、HCV,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宜使用干扰素。

(2)慎用损伤肝脏药物

(3)维持肠内营养;

(4)保护肝细胞;

(5)腹水治疗:限制钠水摄入、利尿(无水肿者使体重减轻0.3~0.5Kg/d,有水肿者0.8~1.0Kg/d,首选螺内酯)、TIPS(易诱发肝性脑病)、放腹水输蛋白等。

(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和预防:PPI、H2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长效生长抑素、内镜、TIPS等。

(7)门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TIPS等。

8.历年真题:

(1)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低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B

(2)男,52岁。乏力、腹胀1年,加重伴腹痛2天。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2年。查体:T38.8℃,前胸可见数个蜘蛛痣,腹部饱满,全腹弥漫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腹膜转移癌

B.结核性腹膜炎

C.肝癌破裂

D.上消化道穿孔

E.自发性腹膜炎

答案:E

(3)高度提示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的体征是:

A蜘蛛痣、肝掌

B男性乳腺发育

C肝脏进行性肿大

D脾脏进行性肿大

E腹水进行性增多

答案:C

肝性脑病

1.概念:

由严重的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临川表现轻者仅有轻微的智力减退,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2.病因和诱因

(1)病因: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常见)、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原发性肝癌。

(2)诱因: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剂、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

3.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有毒)NH3+H+←→NH4(无毒)

氨对脑功能的影响:①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②增加了脑对中性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摄取,这些物质对脑功能具有抑制作用;③星形胶质细胞合成谷氨酰胺增加,造成脑水肿;④直接干扰神经电活动。

(2)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神经递质:氨可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苯二氮卓受体,引发肝性脑病。

(3)假性神经递质:酪氨酸→酪胺→β羟酪胺→类似去甲肾上腺素(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

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醇胺→类似去甲肾上腺素(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

酪胺与苯乙胺在肝脏内分解,肝功衰竭时,清除少,进入脑组织多。

(4)色氨酸:因白蛋白合成低,游离色氨酸进入脑组织多,代谢为5-羟色胺、5-吲哚乙酸均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4.表现

别称

神经行为

腱反射

肌张力

病理反射

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

0期

潜伏期

轻微肝性脑病

无行为性格异常

正常

正常

-

-

正常

1期

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

正常

正常

-

+

多数正常

2期

昏迷前期

嗜睡、行为异常、衣冠不整、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定向力障碍

亢进

增高

+

+

特异性异常

3期

昏迷期

昏睡,可唤醒,醒时能应答,常神志不清,精神体征持续或加重

亢进

增高

+

+

异常波形

4期

昏睡期

昏迷,不能唤醒

浅昏迷时亢进

深昏迷时消失

浅昏迷时增高

深昏迷时降低

无法引出

-

明显异常

血氨:正常值为11~35umol/l;

5.治疗:

(1)识别及去除肝性脑病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止血、清除肠道积血、预防控制感染、慎用镇静药、其他。

(2)营养支持:急性期患者禁食蛋白质,慢性期患者无需禁食。优选植物蛋白质。

(3)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清洁肠道、乳果糖(分解为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减少氨吸收)、抗生素、益生菌。

(4)促进体内氨代谢:L-鸟氨酸-L-门冬氨酸及鸟氨酸-a-酮戊二酸可促进尿素循环降低血氨。

(5)调节神经递质:氟马西尼拮抗苯二氮卓,支链氨基酸抑制芳香族氨基酸。

(6)基础病治疗

6.历年真题:

A甘露醇B支链氨基酸C糖皮质激素D左旋多巴E乳果糖

(1)治疗肝性脑病时,为减少肠内毒素生成和吸收,应使用的药物是:

(2)治疗肝性脑病时,具有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作用的药物是:

答案:E、B

门脉高压症

1.概述:

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门脉压力增高,伴有脾亢、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表现的疾病。

2.病因:

肝前型:门脉血栓、畸形、受压

肝内型:1.窦前型:血吸虫2.窦型和窦后:肝炎

肝后型:右心衰,布-加综合症

3.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脾亢:吞噬、破坏过多导致三系减少。

交通支开放:(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2)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放射,明显者呈水母头;(3)直肠上下静脉曲张:继发痔;(4)腹膜后静脉曲张。

腹水:(1)门脉压力升高;(2)低蛋白;(3)继发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钠潴留;(4)淋巴液生成增多

肝性脑病:血液被分流不经肝脏或肝解毒能力下降。常因胃肠道出血、感染、过量摄人蛋白质、镇静药、利尿剂而诱发。

门脉高压胃病:胃壁充血、黏膜屏障破坏。

4.辅助检查:

(1)血象:血细胞减少。

(2)肝功:白蛋白降低,肝功受损。

(3)超声:腹水,门脉内径大于32.5px,有时肝硬化表现。

(4)钡餐:静脉曲张表现。

5.诊断

诊断依据原发肝病史和脾大、腹水、静脉曲张,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

6.治疗: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不能手术者行补液、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出血首选内镜,包括硬化剂及套扎。三腔二囊管用于内镜治疗无效者,每12-24小时放气10-20分钟。TIPS用于以上治疗无效、肝功差不宜手术、肝移植等待期的患者。外科用于肝功childAB级患者,预防和控制出血为主,首选断流术(切断冠状及其分支、胃短、胃后、左膈下动静脉),选择性分流术效果不如非选择性分流,但肝性脑病发生率小于后者。预防性手术只对重度曲张者进行,特别是内镜下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者。

(2)其他症状治疗请看相应章节。

7.历年真题:

(1)门静脉高压症时受影响最早的侧支血管为

A、脐静脉

B、胃冠状静脉

C、直肠上静脉

D、腹膜后静脉

E、腹壁上静脉

(2)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主要目的是

A.治疗腹水

B.改善肝功能

C.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

D.治疗肝性脑病

E.去除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

(3)最能说明肝硬化病人已存在门脉高压的表现是A.腹水B.门静脉增宽C.脾大D.痔核形成E.食管静脉曲张、

答案:BCE

复习有问题,可以留言咨询。或者回复「手册」,下载《丁香园执考手册》。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还能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

「每天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z/10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