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喝喝醉翁之步不在酒hellip
今年56岁的张先生,常年喝酒,可谓无酒不欢,几乎顿顿都要整几口,平均下来一天1斤白酒是绰绰有余的。并且张先生喝酒时对菜向来不讲究,经常随便一点豆干等卤味就可下酒。因为常年酗酒,体检时多项健康指标亮起红灯,记忆力也变的差了起来,经常忘记别人的嘱咐,爱丢三落四,最近更是因为酒后意外,险些祸酿成大祸,因此家人开始极力劝其戒酒,老婆更是说出“要么戒酒,要么离婚!”。就在张先生下定决心要戒酒时却出现一件怪事,他走起路来变得东倒西歪,摇摇晃晃,像极了喝醉酒后的表现。起初家人还以为他肯定是偷偷喝酒喝醉了,直到张先生第二天走路还是摇摇晃晃并且眼睛看东西时会不自主抖动才发现事情不对,那么明明没喝酒,为什么走起路来像醉汉呢?
为了解开谜题,明确自己身体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张先医院找到了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主任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后叶祥明主任很快给出了答案:“这是Wernicke脑病!”。
什么是Wernicke脑病
Wernicke脑病最早由一名为CarlWernicke的外国医生发现,中文称为“韦尼克脑病”。病因主要是长期喝酒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尤其喝酒时不喜欢吃菜,不注意新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1食物的摄入更易发病。另外反复呕吐、过度节食、消化道疾病、肾病、肝病等也会导致维生素B1吸收障碍而起病。因为维生素B1对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通俗讲就是脑细胞缺乏维生素B1就像花草植物缺乏养料养份,就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Wernicke脑病有什么症状
小脑共济失调即醉汉步态,表现为走路时两腿叉的很开,两脚间宽度增大,摇晃不稳,容易跌倒。另外也会因为眼球肌肉的麻痹出现眼球不自主运动称为眼球震颤。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讲话讲不清楚以及丢三落四记忆力变差、分不清方向、整天昏昏沉沉睡觉等精神症状,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病样的胡言乱语、幻听、幻视等。韦尼克脑病的发病年龄多为30至70岁,平均42岁左右。患病人群中男性比女性比例稍多。该病的病死率为10%至20%,但是如果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患者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如何应对Wernicke脑病
Wernicke脑病的康复首先要戒酒,关键是针对病因补充维生素B1,往往需要静脉补充维生素B1才有效果。更重要的是早期开展康复治疗,通过专业的运动训练、协调控制训练、步态训练、综合感觉刺激以及日常生活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和日常生活,重返家庭和社会。
下面分享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要遵循循序渐进,从躺着到站立的过渡训练。以下是基于著名的协调训练模式Frankle体操而编排的运动训练内容:
1平躺
2
将右下肢屈曲
3
右下肢向外侧倒下
4
右下肢立起来
5
伸展右下肢
1平躺
2
将右足跟放在左膝上
右足跟沿在小腿前面慢慢向踝部滑动
3
伸腿(左脚重复右脚动作)
1平躺、两腿合拢
2
抬高双腿屈曲髋、膝关节
3
伸展还原
1手膝跪位
2
左手缓慢向前伸直
3
右手缓慢向前伸直
4
左腿缓慢向后伸直
5
右腿缓慢向后伸直
1交替伸膝
2
伸左膝
3
伸右膝
1闭眼站立
2
睁眼右单脚支撑
3
睁眼左单脚支撑
站立转身
1站立向左后方看
2
站立向右后方看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创新),院级重点扶持学科,是浙江省康复中心、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浙江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治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ICF专业委员会的常设办公地点。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临床特色鲜明。主要对中风偏瘫、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小儿脑瘫、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颈肩腰腿痛等肢残患者,以及内脏疾病、老年病康复为主要对象的康复治疗。主要以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作为主攻发展方向,并在这两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省内开展了高压氧治疗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神经促通技术,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学技术、关节本体促进技术,异常步态的酚阻滞技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技术,有助于偏瘫、截瘫患者早期步行的减重步态训练,失语、失认、失用症的电脑辅助诊断与治疗技术,认知障碍的电脑辅助高级脑功能训练技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微创造瘘和间隙导尿技术,SUPERA超低频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技术,帮助截瘫患者站立或行走的HKAFO、KAFO矫形具技术,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运动生理评估、运动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神经心理评估、神经肌肉电诊断、运动控制分析生物力学等评估技术。
专家介绍
叶祥明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康复中心主任,医院年度“感动浙人医”人物,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曾医院、医院、日本国立康复中心研修学习。擅长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及骨关节等疾病的康复,在重症康复、痉挛状态治疗、疼痛管理等方面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研究领域包括:1、脑损伤、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机制;2、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3、智慧康复网络建设及设备研究及人工智能在康复上的应用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先主持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厅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多篇,主编专著6部,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洪乐凤
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脑外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年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年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班学习。长期从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及脑卒中康复工作,擅长高血压病治疗、脑卒中康复。
霍文璟
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医院参加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培训,长期从事康复医学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颅脑外伤、颈肩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李厥宝
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浙江省外科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康复医学科一线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擅长重症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骨关节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来源:康复医学科:梁丰、刘飞
宣传科综合整理编发
宣传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