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症状

脑瘫儿童peto疗法

Peto疗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在康复科我们遇见脑瘫儿童的时候,多采用物理手法和电刺激的疗法来治疗,但是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却可以让这些儿童脑瘫康复的机会提高多倍。

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和发展。还可对小儿单纯性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等进行康复治疗。

我们要如何引导儿童

1.为儿童建立需要

手部活动:所谓“心灵而手巧,但手巧才能心灵”,对手功能的训练能够促进脑瘫儿童大脑发育及全身各个器官的发育。例如:脑瘫儿童可以通过双手交叉、互握、拍手数数、摇小船(双手握住木棍上下摇动)及传皮球等游戏,在促进手功能的同时,也促进其它功能的发展。

2.引起儿童学习动机

音乐活动: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律动活动,使音乐在陶冶脑瘫儿童情操的同时,让脑瘫儿童能够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出简单的动作,如根据音乐的节奏一边唱“我们拍拍手呀拍拍手,大家一起拍拍手”做出相应的拍手、跺脚等动作,促进儿童身体的协调性、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和体会音乐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3.学习内容应实际生活需要为主则

亲子活动:在机构中的脑瘫儿童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导致他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会有一种恐惧感,最好的亲子活动就是像父母一样去关心和爱护他(她)们,多抽出时间和他(她)们交流。例如,多给他(她)们拥抱、抚摸等肢体接触,鼓励他(她)们学说话,如学说简单的人称和日常用语等。久而久之,脑瘫儿童的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并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逐渐建立起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小组学习是指心智及学习能力相近的儿童在一起互动学习,可使脑瘫儿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认知。培养脑瘫儿童正常的社交能力,走出自卑和社交恐惧的阴影。小组学习按照脑瘫儿童的年龄、智力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让脑瘫儿童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小团队,通过发挥小团队的优势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在小组

学习的过程中,脑瘫儿童的社交能力等各种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个别训练:在游戏活动和小组学习的基础之上,老师根据每个脑瘫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别训练计划,在小组学习之外对每个脑瘫儿童实施相应的个别训练计划,如一名手功能较差的儿童,在个别训练时间,就可以安排他(她)进行搭积木、串珠子、拼图、系鞋带等针对手功能的个别训练。通过个别训练,可以有效减少智力程度较低儿童的自卑感,减少个体间的差异,让每个脑瘫儿童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脑性瘫痪

适合于不同年龄的脑性瘫痪,尤其是对3岁以上小儿脑瘫效果最好。

2.某些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和心理障碍性疾病

如智力低下、单纯性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和孤独症(即自闭症)等。

3.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和遗传病导致的运动及语言障碍

如先天愚型、脊髓性肌萎缩、肌肉萎缩症、关节弯曲症、成人偏瘫、脊髓多发性硬化症等。近年来有报道对帕金森病亦有康复效果。

4.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和胆红素脑病等高危儿均有很高的早期干预价值。如通过光、声和玩具等引导诱发孩子的运动和认知功能。

此外,引导式教育疗法亦可用于正常儿童的早期教育,因为引导式教育法是以正常小儿神经发育学和教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对早期开发正常因幼儿的语言、运动、交流、理解和感知等智力水平亦具有很高的指导和实用价值。

引导式教育不是一种康复技巧和治疗,而是一个针对运动功能障碍者的教育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引导主动学习,激发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儿童的性格与主动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能、言语、智力和掌握日常生活技巧方面同步发展,发展其潜能代偿功能障碍,使之尽可能独立适应社会和所生存的环境。

引导式教育体系在小儿脑瘫应用中的主要特征:

1.重点强调脑瘫儿童主动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或单纯辅助活动

主动的学习能够获得较大的进步和成就感,是正常性格发育的表现之一;

2.根据患儿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小组为教育单位

通过小组共同进行的习作程序,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诱发互相模仿与竞争的能力,从而可以主动挑战困难,达到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并促进性格的正常发展;

3.引导员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人物

他(她)融教师与治疗师的角色为一体,全面负责患儿的教育与发展,根据每个患儿的障碍程度与特点,进行活动分析,使用节律性意向的训练方法,引导儿童利用自己的运动潜能,将动作转移至行动上。从而获得独立日常生活的技巧;

4.节律性意向性方法

与盲、聋、哑儿的特殊教育不同,对脑瘫儿童的引导式教育要充分利用患儿的感觉器官,通过运用有节律的语言,表达他/她的内心意向,使声音符号为外在的行为做好心理准备,将言语与运动连结在一起并促进运动的学习;

5.特殊的训练器械

为改善运动障碍,稳定地完成每一项习作程序,诱发儿童自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Peto教授设计了引导式教育特用的器械,如木条床、梯背椅、障碍梯等。

引导式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发达国家,通过将其融合在幼儿园、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和康复训练当中,取得了不菲的疗效,深受家长及社会欢迎。此法在欧美、日本及香港等地非常盛行,近年来,在我国也取得长足发展。因此,学习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排版|碧谭飘雪

文案|碧谭飘雪

本文参考自康复汇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z/10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