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饿了吃自己,吃了自己变年轻最新诺贝
还记得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吗?十一黄金周,年诺贝尔奖“开奖周”也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物理学奖、文学奖等六大奖项获奖人选将逐渐揭晓。又有谁会获得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呢?今年第一个公布的奖项,就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去年获得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科学家因研究“吃掉自己”的细胞摘奖北京时间10月3日17点33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设在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决定,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公开资料显示,大隅良典生于年,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他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这些意义开辟了道路。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吃饭要吃七分饱”找到依据“细胞自噬机制”,对于生物、医学圈之外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所谓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相应地,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潜在的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是阻止细胞的凋亡进程。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关心这些研究会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通俗地理解,就是能使人更长寿。近年来,细胞自噬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疾病的关联,首当其冲是衰老。“简单点说,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吃饭要吃七分饱,其实通过研究细胞自噬,这个理论是很有道理的。”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刘伟说,七分饱可以让细胞自噬,维持细胞的代谢,从而让人更长寿。另外,细胞自噬的研究对于治疗帕金森症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有帮助。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一种与细胞自噬作用相关的基因若出现异常,会导致一种罕见的脑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调节自噬的药物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虽然到目前为止激活细胞自噬来预防肿瘤发生的直接临床依据稍显不足,但自噬在肿瘤早期发生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已被广泛证实,因此适当地提高基础自噬水平可能成为未来肿瘤预防的重要措施。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说,植物、动物都是细胞组成的,细胞里头有自噬机制。比如一个机体里,有垃圾了,需要一个东西把垃圾清除掉,把东西、废物能再利用,变成细胞可以使用的东西,是细胞清洁的一个过程。自噬体应该起一个清洁的作用,把细胞里头产生的废物、发生变异的东西给它清除掉,它起的作用还是很关键的。他曾到访过浙大的生化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刘伟和大隅良典第一次见面在年,那时候刘伟正在美国读博士后,大隅良典被邀请到刘伟所在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做交流。“他的话不多,说话的时候慢悠悠的。”刘伟回忆,“他的口音很重,就是大多数日本人说英文的那种口音,但是特别慢条斯理。”最彰显宗师级实力的,是大隅良典的PPT,展示了自己用酵母进行的细胞自噬研究,他做的酵母动态变化的动画,真是太漂亮了。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细胞自噬的刘伟,被震撼到了。年,刘伟回到国内,研究方向也基本确定为细胞自噬方面,现在国内几位研究细胞自噬的专家,也差不多是那时候回国确定研究方向的。就这样,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才被带动了起来。所以说,大隅良典与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关系匪浅。这之后不久,刘伟和几位同道开办了一场“中国细胞自噬研讨会”,他给大隅良典发了电子邮件,希望他能参加,“没想到他真的答应来了。”对这件事,刘伟用“心存感激”来形容,“因为当时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还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他代表世界的巅峰状态,这是一种愿意‘下嫁’的姿态,没有他的支持,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不会发展这么快。”大隅良典对中国深怀感情,非常积极地推动中日科学的交流,年起,以大隅良典为主,中日科学家联合发起了中日细胞自噬会,“中国这边有五六个实验室,日本那边有五六个实验室,每年在中日两国轮流举办。”刘伟说,他带领的实验室同样也位列其中。年前后,大隅良典来到了刘伟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他和刘伟的学术交流甚至都能用“掏心窝子”来形容了。“他那一次给了我好多他做好的PPT,其中有很多重要资料甚至都还没有发表过。”刘伟又一次被这位“慈祥的老爷子”震惊到了,在学术界,这并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没有发表的资料,很容易被别人复制,但他根本不在乎这点,对我们就像对待他在日本的那些弟子一样,毫无保留。”在刘伟看来,大隅良典的层次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研究者了,“就像父亲那样的存在,他希望我们的研究都能有发展,希望细胞自噬领域有更大的进展,所以把他的研究成果没有保留地给了我们。”华人有望冲击其他奖项北京时间今天傍晚,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揭晓。明天将公布诺贝尔化学奖;这之后,和平奖与经济学奖将分别在7号和10号公布。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时间尚未最终确定。按照往年规律,文学奖一般会在化学奖公布的第二天揭晓。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的24位科研精英中,有两位华人科学家,都来自化学领域。一位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裔科学家张锋、另一位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张锋卢煜明此外,因押中中国作家莫言而名声大震的著名博彩公司Ladbrokes和unibet,近日开始公布诺贝尔文学奖赔率。从截至9月14日的赔率数据看,两大博彩网站前10位的作家名单重合率很高: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照旧领跑,来自肯尼亚的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紧随其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及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双双进入前五。刚获21大学生国际文学奖的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两大榜单中也都进入前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家阎连科和北岛也入围了Ladbrokes榜单,分列第39和40位。阎连科在去年首次进入该榜,今年排位迅速上升,这可能和近些年他的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和获奖有关。他的《四书》《炸裂志》《受活》等作品近些年在西方翻译出版广受好评,不仅获得卡夫卡文学奖,还入围了今年的布克国际奖。从年到年,诺贝尔奖共计颁发项,共授予了位获奖者。其中最年轻获奖者是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年17岁的马拉拉,而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时年90岁的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已经出现了两位中国籍获奖者的身影。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年,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至于今年还会不会有中国人捧得诺贝尔奖或获得提名,在诺贝尔奖揭晓之前暂时还是一个谜,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央广网、中新网、钱江晚报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