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饮食

血压高易生气,中医疏肝治好

肝阳上亢血压高,中医是这样解释

高血压病的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烦躁、易怒、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而且往往随着情绪波动,如紧张、生气等而加重。

常常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目眩、目赤,有的还会出现咽干、睡梦中出汗、手脚心发热的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视物模糊、心悸、心痛、晕厥、夜尿频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这么多的症状,好像没有什么头绪,怎么都是高血压的表现呢?其实,从中医理论来分析,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肝阳上亢。

首先要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观和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藏象学说。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看待世界的吗?孔子在《易?系词》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太极就是世界的起点和终点,是混沌状态,什么都分不出来,而后,由太极演化出两仪,两仪就是阴和阳。

有了阴阳才有了我们得以生存的世界。早在中医奠基性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写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归属于阴阳,万事万物本身又都可以划分阴阳。

总的来讲,阴阳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凡是具备了运动、温暖、向上、有活力等属性的事物可以统称为阳,而与此相反,具备了静止、寒冷、向下、凝固、滞涩等属性的事物可以统称为阴。比如说,自然界中火为阳,水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而在白天中,又可再分上午为阳,下午为阴。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了阴,也就没有了阳。同时,阴阳又是相互制约的,火可以将水蒸发掉,水也可以把火熄灭。

在人体中怎么分阴阳呢?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表为阳,里为阴;每一个脏腑具备运动、温暖、向上、有活力特点的物质和功能为阳,具备静止、寒冷、向下、凝固、滞涩特点的物质和功能为阴。所以,肝的功能中具有阳的属性者就叫做肝阳。

那么中医理论中,肝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呢?让我们打几个比方来说明吧。

首先,肝属木。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一定知道鼎鼎大名的五行学说吧?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有五种基本的物质,木、火、土、金、水,每种物质又都代表了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而人体内的肝的生理功能就具有木的特点,那就是要蓬勃向上伸展,屈曲则郁滞,笔直则畅达。

所以,由此可见,肝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阳的一方面。所以当肝阳过于亢盛的时候,就会出现充盈和流动于周身的气和血向上亢越的表现。那么,有没有肝阴呢?一般来讲,肝的物质结构可以叫做肝阴,特别是用来对肝进行滋养的血液:肝血是肝阴的主要成分。我们知道,阴阳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所以平时保护好肝血,就可以减少肝阳上亢的出现。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到的一点就是,在中医理论中,肝由于具有畅达的特性,所以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也就是说情绪不好可以通过疏肝来治疗,而当肝郁的时候,会出现心情郁闷的表现;当肝阳上亢的时候,就会出现暴躁易怒的症状。我们的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肝者,将军之官”,大家想,将军统帅三军,说一不二,军令如山,遇有违令误事者,将军必然盛怒,甚至会将违令者斩首以儆效尤。

知道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高血压病人的症状跟肝阳上亢有什么联系。当肝阳上亢时,周身运行的气血失去常态,一起随若暴亢的肝阳向上冲顶,菀于头部,所以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口苦、目眩、目赤的症状。

而我们知道,肝主调畅情志,暴怒最易伤肝,一方面直接引起肝血受损,一方面直接引起肝阳上亢。反过来,一旦肝血受损,肝阳无处潜养,则更易上亢,病人就会表现为越来越容易生气发怒,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加重病情。

严重时,当上亢的肝阳上冲头目可引起严重的视物昏花,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出现了继发于高血压的眼底动脉硬化;当肝阳上亢于头,出现晕厥,甚至半身不遂等严重情况时,很可能是发生了高血压脑病,甚至是脑出血;此外,当上亢的肝阳扰心时,会出现心悸,甚至心痛的症状,也就是现代医学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当肝阴不足累及肾阴,甚至肾阳,而出现夜尿频多、水肿,乃至小便不利的症状时,很可能发生了继发性高血压肾损伤。

老年人,阴血不足,肝失濡养,所以肝阳更容易上亢,变得脾气不好,容易生气,而这反过来更容易使别人跟自己发生矛盾,使自己病情进一步恶化。特别是老年人全身的脏器功能都已经减弱,所以更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由此导致死亡。

高血压的哪些事







































北京 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ys/7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