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阻肺怎么办,及时治疗是关键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从中医学层面来看,慢阻肺疾病是由外邪入侵患者身体而造成的,祖国医学将慢阻肺归属为“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
多由久病咳喘,迁延失治,以致肺、脾、肾三脏气虚。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故易为外邪所侵,气虚推动无力,津液输布失常则痰浊内生、行血无力,以致瘀血阻络,痰浊、瘀血蕴结。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表,易感外邪,反复外感则肺气之虚日甚。每因外邪引动伏邪,气机壅塞,肺气上逆而致咳喘反复发作。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
◆慢性的咳嗽: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吃了止咳药也不见效。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卡在嗓子很难受,要多咳几次才能咳出,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有些重度的患者,在非急性发作期活动后也会出现喘息,静息几分钟后会缓解。
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心病,需要无创呼吸机,甚至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晚期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2.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4.防治呼吸道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5.加强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6.呼吸功能锻炼:慢阻肺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7.耐寒能力锻炼:耐寒能力的降低可以导致慢阻肺患者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耐寒能力对于慢阻肺患者显得同样很重要。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温馨提示
医院呼吸内科运用现代医学诊断与传统中医相结合辨证施治,据证用药,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也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量身配伍、一人一方、一人一法遵医嘱、按疗程服用常常能到标本兼顾、效如桴鼓的效果。如果您或您身边有人正在遭受肺部困扰而苦于求医无门,用药无效,不妨试试,也给自己一次康复的机会。
温馨提示:有哮喘、肺大泡、肺心病、老慢支、慢阻肺、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尘肺、矽肺等呼吸顽疾的病友,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拖下去小问题都会变成大问题,早治早好才是上策,早治疗、少受罪;早治疗,少花钱!
医院了解更多内容,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