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疾病并发症

第六届脑长寿高峰论坛顺利闭幕

6月29日-30日,由南京医院主办的“第六届脑长寿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推进广大青年学者在老年医学和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学习,以及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方面的认识。

我院张丽副院长致开幕词,感谢各位专家拔冗参会传道授业,感谢学员们的积极参与,前来学习前沿的临床知识及科研思路。张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建设,以及老年医学科近年来的长足进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她表示,此次会议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对老年神经精神疾病的临病床技能及科研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论坛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医院、江苏省老年医学会、南京老年医学会共同主办的脑长寿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主要围绕帕金森病等肌张力障碍、认知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疾病防治领域及肉毒毒素相关治疗经验展开学习与探讨;

第二部分依托于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针对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研究进行讲解授课。

本次论坛邀请了许家仁、王春、罗倩、单清、王军、王滨、张涛、任利群、王翎、牛琦、赵红东等专家进行主持。

现场参会专家分别就各专业热点话题进行分享。现按照会场顺序整理各专家的精彩授课内容。

主会场

会议主持:王春许家仁罗倩

医院丁国宪教授----营养与生命之本

丁教授从目前研究的6个营养项目展开授课,即饮食个体化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营养对维持健康的作用;营养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营养相关行为:理解行为和食物选择的关系可有助于肥胖和营养相关问题;食品供应和环境等6个方面展开授课,最后引导出个体化营养的重要性。

南京医院张颖冬教授---中老年人头颅MRI的脑白质病损

老年人群中越来越多出现脑白质病损,目前可作为临床一大类疾病范畴。张教授从脑白质的组成解剖开始讲解,脑白质变性可以是脱髓鞘形成,也可以是髓鞘形成不良。即而通过几点进行分析,从脑白质病变影像学表现,包括脑小血管型、散在多灶型、弥散对称型、临床脑室型等。其中脑小血管病包括多发性腔梗、分水岭梗死;脑白质疏松:包括CADASIL、CARASIL或Maeda综合征、CARASAL(伴卒中和白质脑病组织蛋白酶相关性动脉病);血管周围间隙;淀粉样脑血管病CAA。以及散在多发性的白质变性,如多发性硬化、桥本氏脑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病、偏头痛等等展开了精神的讲解。

医院王青教授---NeurovascularunitRolesinNeurodegeneration

王青教授介绍了神经血管单元如何参与到退化性疾病中间,通过减少脑血流,减少毒性因子的清除,对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从而引起内皮细胞的破坏。介绍了神经血管单元在参与AD以及PD中的发病机制。讲解了CysC表达在AD、VD、ASL、MSA等多种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

医院付建辉教授---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

介绍了脑小血管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特征,分析了影响小血管病认知损害进展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内侧颞叶萎缩、皮层下萎缩、炎症等,并从血管性抑郁的定义出发介绍了血管性抑郁与非血管性抑郁的差别、小血管病对血管性抑郁发病的相关性,皮层萎缩与小血管病性抑郁的发生机制,并且介绍了皮层萎缩与环路受损等是血管性抑郁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共患基础,从而提出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可能是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最主要的预防措施,简单介绍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现状、血管性抑郁治疗现状。

南京医院吴永华教授---原发性骨质疏松指南解读

吴永华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版的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与版指南的更新及细节化部分,深入解读版指南的骨质疏松的定义、分型、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机制、骨质疏松的危害、介绍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工具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骨质疏松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常用的骨密度及骨测量方法、标志物对于骨破坏、骨合成状况以及疗效的判定。介绍了骨质疏松的规范化诊疗流程及防治、联合治疗及序贯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治疗、疗效监测、分级诊疗流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冯中平教授---神经元在生理和病生理中的钙调节

冯教授分享了一个她的实验室研究内容,怎么样将一个非常基础的研究和临床疾病的研究结合起来。介绍了钙调节、钙蛋白的重要性,讲解了几个重要研究点:TRPC3、TRPM7、Gtf2i、TFII-I。最后分享了冯教授所在试验室所作的研究结果。

运动障碍分会场

开场主持:张丽

会议主持:王翎王军王滨

上海交通大医院刘军教授---PD运动前期的诊断

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可以对神经元进行及早保护。刘军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所在中心目前进行的对PD的运动前期症状研究,即iRBD与PD具有密切相关,对iRBD进行行为学、影像学、体液等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从而希望可以有利于早期预测PD诊断。

南京医院张丽教授---帕金森运动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

PD患者中非运动症状在运动症状前即可出现且贯穿疾病全程,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症状。现在研究发现多巴胺缺失从周围神经开始到中脑到皮层,可以解释非运动症状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张丽教授对上述的非运动症状分别进行阐述,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并分享了她所带领的团队在这些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南京医院叶民教授---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困难、诊断准确率低。通过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神经影像标志物、非运动症状标志物、体液生物标志物展开对PD早期诊断的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院刘卫国教授---帕金森病抑郁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刘卫国教授讲解帕金森病与抑郁的症状特点,发病率,内在机制,以及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社会心理治疗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院章文斌教授---安全精准DBS手术方案

安全精准DBS手术方案:1,正确的病人选择:对何种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的评估,术前求后数据的收集。2,安全精准的DBS系统植入:电生理定位,场电位的记录,术中如何避免脑脊液漏。3,最佳的病人管理:通常是面诊程控。年5月我院开展了远程程控,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认知障碍分会场

开场主持:董靖德

会议主持:单清任利群张涛

大连医院乐卫东教授---自噬与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自噬的激活可以延长寿命,起到抗衰老作用,其抗衰老效应有如下机理:1.热量限制效应;2.毒物兴奋效应;3.线粒体低促效应。自噬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考虑与蛋白代谢异常相关。研究意义可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南京医科大学肖明教授---社会隔离和丰富环境对脑结构和功能的交互作用

现代社会人口结构和疾病谱都较以往有所改变,而两者是有关联的,其中社会隔离对抑郁症、AD发病率都有影响,社会隔离人群成年后罹患神经精神疾病的概率显著增高。社会隔离对AD晚期病理也有影响。丰富环境可减少孤独饲养小鼠前额叶皮质区和海马区的突触蛋白丢失,缓解髓鞘生成障碍,以及减少神经胶质炎性反应,缓解内侧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BDNF和NLRP3信号通路的损伤性改变,延缓社会隔离小鼠的记忆功能障碍。为对脑功能的保护性非药物干扰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孙宏硕教授---糖尿病脑血管性中风较高发病率的潜在机制

中风目前发病率世界排行第二,糖尿病病人中风率明显增高。主要讲解Katp在脑保护中的作用。从病理生理机制,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向研究这个离子通道,并分享了中心的研究结果,即糖尿病脑中风发病率增高原因的分析。同时孙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校景,并欢迎国内专家和研究生前去学习和交流。

医院张向荣教授---轻度认知损害与抑郁情绪神经交互作用

主要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病机制假说,总结出老年抑郁情绪和记忆障碍协同作用导致大脑灰质萎缩,老年抑郁情绪和认知损害通过杏仁核交互作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及量表评估提示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双侧海马萎缩,抗抑郁治疗促进海马神经再生,为老年抑郁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带来治疗上的福音。

南京大医院赵辉教授---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及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类型,赵辉教授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病理改变、特征性表现为切入点,总结了痴呆筛查与评估流程,结合常规体液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标志物、生物标记物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海马MRI、功能影像学:功能MRI、PET、SPECT等)等辅助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对痴呆患者系统的临床管理和科学的生活照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肉毒毒素治疗及肌张力障碍分会场

开场主持:靳凌

会议主持:牛琦赵红东

浙江大学医院胡兴越教授---A型肉毒素临床应用现状

胡教授以肉毒素的产生、结构、作用机制,及依据其作用机制产生的临床意义为切入点,介绍a型肉毒毒素目前在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介绍肉毒毒素在肌张力障碍、分泌过多疾病、泌尿胃肠道盆底疾病、眼部疾病、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肉毒素在偏头痛治疗疗效及治疗时机治疗间隔周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

医院靳令经教授---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和鉴别

靳教授从肌张力障碍的定义的发展、临床特征(不自主运动、动作特异性、自主运动加重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性震颤、泛化、镜像肌张力障碍、缓解技巧)、肌张力障碍的不同分类(临床特点、病因学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并且与大家分享了不同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实例,由此引出肌张力的诊断流程以及鉴别诊断进行详细讲解。

医院王红星教授---肉毒素精准注射的技术要点

王教授从肉毒素治疗的适应症,治疗安全剂量,最大剂量,注射部位,稀释浓度、不同肌肉注射点位数及剂量范围、注射步骤、注射后康复训练进行讲解,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案治疗剂量选择,运动点的定位及辅助定位技术,注射点与运动终板距离对疗效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肉毒素广泛应用情况下的治疗误区。

上海交通大医院吴逸雯教授---肌张力障碍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

提出了肌张力障碍诊断思的八大核心问题:不自主运动是否为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是否为心因性病变;肌张力障碍是否为发作性的;肌张力障碍的发病年龄是否早于30岁;肌张力障碍症状累及哪些部位;是否伴有其他运动障碍症状;是否需进行影像学检查;是否要进行罕见疾病的筛查,从何入手。

南京医院阎俊教授---肉毒素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运动障碍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可分为运动增多和运动减少两类,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及由其作用机制对应的临床适应证,结合医院现状,讲解A型肉毒素在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重症免疫性脑炎-不自主运动中的临床应用,结合临床实例讲解a型肉毒素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疼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症状、胃肠道症状)矢状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分享自身免疫性脑炎口面部不自主运动的治疗技术难点。

肉毒毒素及肌张力障碍分会场最后一站----肉毒毒素实操观摩。

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会场

开场主持:张丽

会议主持:靳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道强教授---脑影像智能分析与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

张道强教授为大家讲解脑影像与脑疾病的早期诊断,从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出发,详细讲解脑影像对于AD的早期诊断的价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军教授---医学图像计算及其对精准医学的贡献

为我们讲述人工智能(图像计算)如何为医生赋能,包括提高效率、提升工作效能、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等。希望可以让人工智能与临床医生相辅助合作。从病理角度出发,将影像和分子进行融合,通过数字化扫描进行病理诊断。未来希望可以通过医学图像计算辅助精准医学,从影像、病理到分子基因进行结合。通过深度学习对疾病进行诊断及预后,治疗的帮助,对复发风险预测等。

南京师范大学杨明教授---鲁棒的特征表示学习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戴亚康---多模态脑神经影像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专科智能医学影像处理及智慧云健康医疗大数据。团队开发iBeat体系架构,以及开发aBEAT体系架构以进行纵向一致性分析,处理不同时间点同一个体脑MR图像结果,预期将此应用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通过脑MR图像处理进行不同疾病的病变脑区的研究、对不同人种在脑组织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对pet/ct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将脑电与磁共振结合获得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从而提高对于疾病诊断的定位价值,基于此进行癫痫预警,并取得较高的预警成功率。

南京医院张丽教授---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张院长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来讲述人工智能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冻结步态等,除药物或手术外,还可通过相应的穿戴设备达到生活质量的改善。但目前对帕金森病的早期预测诊断仍然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早期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进行早期或超早期的诊断。并介绍了老年医学科帕金森病研究的一个方向,多导睡眠监测。最后讲解了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药物以及DBS、康复治疗。

南京医院姚志剑教授---基于脑影像学信息的抑郁症诊疗评估

中国目前抑郁症发病率上升,但就诊率和治疗率尤其是正确治疗率仍然偏低。姚志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通过影像学的发展,发现影像学可能成为评估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药物可显著改善脑功能连接。抗抑郁药疗效预测的研究热点是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多项研究发现杏仁核,左侧前扣带回等可以预测疾病或药物的疗效。所以,影像学可以用于监测药物的疗效。目前的新方向,影像学可作为抑郁症新亚型划分依据并预测疾病的转归。

南京医院肖朝勇教授---脑影像与AI

介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病灶特征,帮助病灶检出、通过数据处理进行精准诊断、从而辅助临床诊断,预测疾病预后,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目前人工智能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主要用于筛查、临床标注及临床亚分类,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包括白质分割,VRS分割,脑肿瘤分割,弥散张量DTI,定量磁化率成像重建,脑网络构建及可视化,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结合能够提高效率,解决医学难题,医院患者获益。

现场照片

 闭幕

第六届脑长寿高峰论坛圆满闭幕,感谢各位专家同道的莅临。同时我院拟定于年6月28、29日举办下一届脑长寿高峰论坛,期待各位再次参与!

脑长寿∣一个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bfz/9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