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得救治,家属致谢送锦旗
年8月25日上午,一位危重患者在经医院内二科成功救治后,委托他的儿子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情暖人心”的大红锦旗郑重地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中,由衷表达他们全家对医护人员的高度肯定和感谢。
家住羊古坳镇的肖大爷今年60岁,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10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咳嗽,每年持续累计在3个月以上,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经过抗感染、止咳等对症处理,病情控制尚可,但易复发。10余天前因受凉后上述病情加重,伴咳脓痰,痰中带咯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遂医院,门诊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收住内二科。
入院后考虑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呼吸性酸中毒”,予以畅通呼吸道、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抗感染、兴奋呼吸及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无缓解,意识障碍加重,出现球结膜水肿、昏迷。王习林主任考虑患者病情危重,经家属同意后,立即停用无创辅助通气,改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辅助通气。内二科医护人员经过7天7夜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撤机,转危为安,于8月25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通常情况下,像肖大爷这样的病例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存在心肺疾患的老年群体。此病例的成功抢医院还有很多,这充分体现了该院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和水平。该院医师高尚的医德、精湛的专业技术,护士精心的心理疏导、护理照顾令肖大爷及其家人十分感动。
王主任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增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预防这个疾病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医院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积累较丰富临床经验。
编辑:廖渝华
审核:罗斌
图文来源:内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