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英教授晚发型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诊治
遗传代谢病(Inbornerrorsofmetabolism,IEMs)是神经内科的少见病种之一,是对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病的总称,不少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是相对陌生的。在甘肃省神经病学萃英论坛会上,我们有幸邀请医院神经内科的赵玉英教授对遗传代谢病进行了讲授,让与会者了解了IEMS的基本概念、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疗思路等,这对提高我省神经内科医生诊疗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赵玉英教授的讲座是从一位晚发型遗传代谢病的案例开始:
首次住院:患者,万某,女,农民,年10月16日,即7年前,患者25岁时,因“手足麻木1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5天”收住神经内科病房。既往体健,无类似家族史,非近亲结婚,平时不喜肉食,婚后2年不孕。入院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脑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双下肢肌力Ⅳ-级,四肢腱反射(+),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平C4以下痛温觉及深感觉减退,双侧Babinski征未引出。相关的化验检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甲减,血叶酸、B12浓度正常,腰穿CSF:乳酸3.2mmol/l,OB(+),余(-)。
EMG:1.MCV:上下肢所检神经MCV减慢,波幅尚可;2.SCV:下肢所检神经SCV减慢,波幅尚可,上肢神经(-);3.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65%;4.H反射:左侧潜伏期延长;5.EMG:左腓肠肌偶见自发电位,小力尚可,大力呈单纯相,余所检肌肉(-)。结论:神经源性损害,周围神经病变。
颈髓MRI:高颈髓病变(如下图)。
对于该患者,神经病学诊断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定位:周围神经+脊髓(高颈髓);
定性:代谢?遗传?炎症?内分泌?
治疗:激素+弥可保,好转。
出院诊断:临床孤立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
二次住院:2年后,即年患者妊娠产子,于产褥期再次出现双下肢无力并二便潴留,医院按脱髓鞘疾病再次给予激素冲击和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遗留有双下肢力弱、跛行。
三次住院:7年后,即年9月17日,患者32岁时,因“头晕、恶心、呕吐1月余,加重伴突发精神异常10天”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
入院查体:患者谵妄状态,查体不配合,脑神经目测正常,四肢动度尚可,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感觉共济检查不配合,病理征未引出,足弓和脊柱侧弯。血检:血同型半胱氨酸:75.4umol/l(0~15),血乳酸:3.5mmol/l。颅脑MRI及颈髓MRI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入院第2天常规化验发现Hcy高以后,留血、尿标本送检代谢病筛查后,即给予维生素Bugimqd,3天后病人神志转清。
针对性检查:7天后血脂酰肉碱和尿有机酸结果回符合甲基丙二酸血症;20天后患者MMACHC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MACHC基因exon4的复合杂合突变。
最终诊断: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即CblC缺陷病。
编者:该患者年轻女性,间断病程7年,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脊髓病变+急性脑病症候,甲减,贫血,弓形足,脊柱侧弯。定位没有问题,但定性相对困难:代谢病抑或炎性脱髓鞘都有可能,第一、二次住院均按脱髓鞘病处理,有效(激素+维生素B12);第三次住院:(急性脑病综合征+Hcy高+弥可保治疗有效),代谢病可能增大,针对性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由此可见1.临床医生只有知道才能想到,否则只会在常见病的圈子里打转;2.疾病的演变会使真相趋于明了,善于思辨;3.同时也说明神经病学无止境,博闻为上。
遗传代谢病(Inbornerrorsofmetabolism,IEMs)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病的总称。年,英国Garrod教授首次发现代谢病(黑酸尿症),年提出遗传代谢病的概念多是单基因缺陷病,80%属AR遗传,目前遗传代谢病已发现多种,但常见的且已经命名的只有多种,其中绝大部分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称为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主要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运动障碍、急/慢性脑病及脊髓病。
IEMs分类
小分子病与细胞器病有可资鉴别的地方:
注意:IEMs绝非不治之症,在导致机体功能智障的IEMs中,可治疗的竟有81种之多。下面小分子病是可治的。
IEMs的诊断与治疗:5W原则
WhowillbesuspectedtobeI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