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2岁孩子,一个痴呆,一个死亡请不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宝物,是一个鲜活和饱满的生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他们出生开始,身边就会围绕一群爱他们的人。有的亲戚朋友喜欢跟孩子交流,带着善意陪孩子玩耍。
但也不乏有人随意逗孩子,不仅会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让孩子受到严重伤害。
那些因为“逗孩子”而发生的悲剧
广西两岁多的小思,原来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会解手机密码,会用遥控器换台;现在的他痴痴呆呆,不知冷暖不懂饿饱,连妈妈都会认错。今年二月,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两多米酒后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医院。
此后三个月里,小思被医院求医,诊断结果是小思因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1岁幼儿发育水平。
被满脸泪水的妈妈抱在怀里的小思
攀枝花市民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木木(化名)去朋友家做客,王某的3名朋友一直逗木木喝酒,结果,木木在喝下差不多二两白酒后昏睡不醒,当天傍晚,木木仍没醒来,并且出现手脚发烫等症状,发现情况不对之后,医院治疗,结果被诊断为因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酒精中毒。
两天后木木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王某的3名朋友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被依法批捕。
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对酒精的耐受力和分解力较差,酒精会对肝,胃产生强烈刺激,另外也会对脑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如果一旦过量甚至会出现昏迷等重症。低龄儿童喝酒,伤害更大,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脑部发育。
用一点点酒随便逗逗孩子,却毁了两个家庭的幸福。
“逗孩子”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娱乐项目
一群心智早已发育成熟的成年人,为图开心,让小小的孩子喝酒,这样的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相信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连我们小时候都曾遭遇过这样所谓的“逗”。
有记者随机对15名已育有小孩的广西南宁市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3名家长表示孩子被逗过喝酒。逗孩子喝酒的人中,既有孩子的爷爷、外公、伯父等亲戚,也有孩子父母的同事、朋友,有的家长自己也加入到让孩子喝酒的行列。
让孩子尝尝酒,然后看着他们难受、拒绝甚至哭泣的样子哈哈大笑,“逗孩子”仿佛成为了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节目。
“逗”孩子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除了让孩子喝酒之外,大人们“逗”小孩的方法可为层出不穷:
抛高高,将孩子扔到半空中再接住;
喂三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瓜子等坚果;
怂恿孩子抽烟......
弱小的孩子被大人扔的雪球直接砸倒
孩子脆弱的头被用来撞门
除了这些,一些语言暴力也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
“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要生个弟弟/妹妹......”
“你看别人都给小朋友分享玩具了,就你这么自私不愿意给!小气鬼!”
“你的爸爸妈妈把你卖给我了,今晚你要跟我回家哦!”......
前不久一档综艺节目中,蔡少芬这样的明星,她的孩子们也难逃被随意“逗”的命运。
节目录制当天,孩子们被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在最喜爱的玩具和代表着妈妈的妈妈陪伴卡之间做出选择。当她们坚定的选择妈妈陪伴卡时,工作人员却当着姐妹俩的面粉碎了妈妈陪伴卡,并反复告诉她们可怕的话:“妈妈已经‘碎’掉了。”
妹妹眼里噙着泪水,这时懂事的姐姐在妹妹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然后妹妹不确定的低声说着:“但是,是假的。”
可工作人员还不死心:“但是你们也选了,是真的。”
妹妹顿时崩溃了,连话都说不清,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
最后蔡少芬看不下去了,根本顾不上游戏的规则,小跑着赶到拍摄现场,双手紧紧地搂着妹妹,一个劲地安慰:“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离开你的。妈妈在这里,不用怕!”
好在妈妈及时到来的拥抱和亲吻,终于化解了女儿心中的担忧和恐惧。
节目结束后,工作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孩子们哭泣的样子,真的让人太心疼。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逗孩子”?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过:“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在中国许多地方似乎都有着这样的风气,建立在孩子恐惧与痛苦上的所谓“开玩笑”,所谓“逗”,明明充满了恶意,却被包裹上了一层层欢声笑语,营造出了其乐融融的温馨气氛。
作为“小孩”,作为“晚辈”,无论多么窘迫,多么反感,哭得多大声,迎来的都只有阵阵笑声,而当我们作为父母去反驳去保护孩子时,还会被批评为开不起玩笑、小题大做。
孩子们本身弱小单纯,在孩子们面前,大人们或许能找到一种智力与力量上的优越感,于是就被用来消遣,用来寻欢作乐,从孩子的恐惧和迷茫中来提取快乐。
对于这样在孩子身上找优越感与掌控感的人,只想说:“请不要再这样逗我的孩子!”
怎么保护我们的孩子?
善意的和孩子互动相信家长们都是欢迎的,但一旦出现可能伤害孩子的情况,一定要引起爸爸妈妈们的重视。
首先,教会孩子学会拒绝。“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你再这样做,我就要生气了!”可以告诉孩子,一旦大人们做出或者说出让TA不舒服的话,都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拒绝。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用对那些人感到害怕,因为爸爸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会帮助你,会永远站在你这一边,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同时,我们自己在带着孩子与不同人接触时,也要提高警惕,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礼貌得拒绝其他人想要喂孩子吃各种东西,或是做危险动作等。当其他人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时,也要及时制止。
也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有多爱你,不是别人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能远离这些恶意,在满满的爱里长大。
*文章系本平台原创,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今日话题
你的孩子被恶意“逗”过吗?
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欢迎留言区与大家讨论!
更多精彩戳?
●一图看懂
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区别,原来我们以前喂药的方式都是错的!
●“当妈之后痛哭,只因孩子是我的软肋!”无数妈妈看完泪奔……
●宝宝又双叒拉肚子了?别着急,看看儿科医生怎么说
点击“阅读原文”看往期精彩文章
加班写稿蓬头垢面的小编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