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患病十几年来不停点头医生肠道移植菌
转载这篇新闻是因为文中提到的病症吸引到了我,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症,是一种以不自主地突发、快速、重复、无目的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眨眼、点头、耸鼻、摇头、袭击、乱踢、触摸、呕吐等;发声抽动:吹风声、咳嗽声、大笑、吸吮声、清嗓声、猥亵言语、模仿言语等。之前并不知道这种奇怪的疾病存在,现在回想起来儿时有个玩伴,他不受控制的眨眼和点头,我们当时并没有觉得异常,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这种多发性抽动症无疑了。
龙虎网讯(通讯员陈艳萍记者于倩)20岁出头的陆俊(化名)总是不自觉地点头、眨眼,这样的小动作发生在身高1米93的他身上多少有些怪异,“但,我也没办法,控制不了”。为对付身上这些奇怪的症状,父母带医院,但基无效果。据悉,陆俊得的是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症,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近日,陆俊住进南京医院肠病医学中心,医生为其脑病肠治,实施了“菌群移植”。
童年时期发病四处求医
陆俊得的是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症。时间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7、8岁的时候”,那时候父母发现,小陆俊总是喜欢点头,幅度不大,但频率很高,另一个动作是眨眼,不停地眨,这些小动作让陆俊的注意力没法集中,学习因此受到影响,“去医院治疗,医生给打了针”,效果不好,开始吃药,效果仍然不好,这些年,陆俊跑了医院,他是山东人,为治病跑到上海、天津等地。后来,他来到南医大二附院参与“配方菌菌群移植”治疗抽动秽语症的专项研究。
记者见到陆俊时,他的治疗已经开始,鼻子里插着一根细小的软管通往小肠,进行菌群移植,治疗时间是三天。1米93的他20岁出头,身材高大壮实,面对面坐着,记者能看到他身上的一些小动作,陆俊也并不回避其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困扰,“感觉别人看我的眼光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受影响”。他大专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为治病又辞掉工作,“还是很想把它根治”,小伙子眼中透着渴望。
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南医大二附院肠病医学中心的张发明主任介绍,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以不自主地突发、快速、重复、无目的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眨眼、点头、耸鼻、摇头、袭击、乱踢、触摸、呕吐等;发声抽动:吹风声、咳嗽声、大笑、吸吮声、清嗓声、猥亵言语、模仿言语等。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大约有2/3的患者伴有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和其他行为障碍等,给患儿、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张发明表示,陆俊的主要症状是一直存在头部抽动,“紧张时可连续抽动无法停止”,除此之外,陆俊还存在眨眼、做鬼脸、耸肩、胳膊抽动、污秽言语、口吃等症状。针对此病,国际上通用的评估量表是“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陆俊的评估结果为:重度。
临床研究:脑病肠治
张发明介绍,传统认为多发性抽动症是神经内科领域的疑难杂症,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满意地控制病情。
而陆俊接受的是一种新的菌群移植技术—“配方菌群移植”,该技术不是粪菌移植,而是纯的配方菌群,机理和粪菌移植相似,都是通过建立更好的肠道菌群,让好的菌群与人体发挥正常的相互作用。张发明进一步解释说,细菌会产生小分子物质,调控神经信号,产生正常的神经、精神表现,这是这类疾病的最新认识,以前的理论认为是神经发生病变,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肠道菌群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物质,调控神经系统因此出现异常,所以将肠道菌群重新塑造到好的状态,就可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发明表示,国际上对这“脑病肠治”的新进展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