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10个原则,建议收藏
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病变性质、病变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患者甚至还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治疗高血压病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按照以下10个基本原则。
1.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患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2.高血压的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不同程度高血压应分别对待。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3.要求认真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改变膳食结构,适当限制盐及脂肪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讲究心理卫生,这不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所有心血管病乃至糖尿病治疗的不容缺少的基础。无论是正常高值还是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是1级、2级、3级高血压还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均需认真、持久地将上述各项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即使已接受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要持之以恒。对已有伴有危险因素或病史的患者,即使是血压轻度升高也要尽早用药物治疗,以降低和减轻心脏等并发症。
4.药物治疗方案应尽量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坚持长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一般采用一种降压药即可奏效,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不良反应小、服药方便的药物;对于重度高血压或已有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尽快控制血压,一般采用2~3种降压药即可。
5.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例高血压病患者的情况可能与他人不一样,发病机制亦不尽相同,对降压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不仅是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均应如此。
6.除非发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血压宜经数日或1~2周内逐渐下降为好,避免血压在短时内急剧下降,以免发生心、脑、肾缺血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
7.轻度高血压在治疗1~3个月后,中度高血压治疗2~4周后,如血压未能控制在/90mmHg以下,则可加大药物剂量或加用另一种降压药,必要时改用药物。
8.药物治疗过程中不骤停或突然撤掉某一药物,除非有毒性及不良反。
9.轻度高血压经治疗血压正常达半年以上,可予停药观察,但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中、重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舒张压维持在90mmHg左右达半年之久,可停用种药物,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对停药或减量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发现血压再度升高,应重新开始治疗,根据血压程度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10.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且逆转已经形成的损害,如左心室肥厚、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事实证明,高血压患者经过降压治疗后,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对已有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又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高血压可防可治,只要积极配合,提高自己的意识,血压也可以与自己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