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后这些药千万别吃
吃什么药不能喝酒?日常交际中免不了要应酬喝酒,但如果这个时候你恰好生病或之前一直在吃什么药,那可一定要引起注意,因为喝酒可能导致药物失效,严重的还可能出医院抢救的病例屡见不鲜。
吃什么药不能喝酒?
扑热镇痛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扑热息痛为非处方药,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对其副作用不够重视。一般情况,其副作用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出汗、腹痛等。扑热息痛对人体最大的伤害是对肝脏造成刺激,大概一次性摄入30片扑热息痛就能置人于死地,只要摄入1片,对肝脏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乙醇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解热镇痛药同样可使血清胃泌素分泌增加,二者联用可致胃泌素浓度剧增,胃酸大量分泌,以致破坏胃黏膜屏障,损伤黏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险。
感冒药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镇静催眠类药物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利血平、抗癌剂、异烟肿等药物
酒有很多种,如果服此类药后喝的是葡萄酒,则容易出事。皆因葡萄酒含有的酪胺,若大量积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正常饮用时,其中的酪胺可被人体自然破坏,但若服下此类药后,人体却无法成功破坏酪胺,难免就出事了,后果还颇严重。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双肼屈嗪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高血压药
饮酒本身并不可怕,适度饮酒还会改善循环,可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过量降压药后饮酒,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使本身因药物作用降到正常的血压降到更低,引起突发性低血压,导致晕倒、跌伤等各种意外。
不仅是降低血压,饮酒还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数据表明,由于喝酒引发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患者出现酒后情绪激动,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头孢+酒=毒药
专家建议:注射头孢10日之内戒酒。注射头孢后,由于药物作用,酒精(乙醇)在人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该反应一般在喝酒后8分钟至10分钟出现。其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视觉模糊、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
据了解,这种症状一般休息后能够自行缓解,如果出现呼吸抑制,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医院接受对症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降血糖药
乙醇具有抑制糖吸收和糖异生作用,而降血糖药也主要作用于这些环节。两者协同产生的后果会引起血糖下降过快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此外,酒后服用降糖灵等双胍类降血糖药还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