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诊断

世界帕金森日正确认识帕金森病,不再惧l

刘军连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3.html

  隔壁家老王这一年不知为啥,走路越来越慢,步履蹒跚,手还会不由自主地抖动,现在拿筷子、系纽扣都困难,医院脑病内科检查。医生告诉老王,他得了一种病,叫做帕金森病。帕金森是什么病?人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治得好吗?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帕金森病的知识。

大脑运动信息接收失灵致病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以此纪念最早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这天是他的生日,年是第25个年头。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后人群,但年轻人发病也不少。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变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多巴胺是一种协助神经元细胞、负责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而中脑黑质控制着人体运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意味着人体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含量降低,这样人的大脑就难以正确接收何时运动和如何运动等信息,逐步导致肢体运动障碍。

▲黄干主任为帕金森患者查体

帕金森病症状的显著特征

  近些年,帕金森病越发常见,它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中老年的第三大“杀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主要以静止性震颤、四肢肌肉强直或僵硬、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这四大运动症状为显著特征。

01

静止性震颤

  震颤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多是从一侧上肢开始,然后到另一侧的肢体,按照“手—脚—脚—手”的“N”字形进展,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上下肢。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如“搓丸样动作”,其频率(4—6Hz),幅度不定,以粗大震颤为多。震颤可逐渐扩展至四肢,但上肢震颤通常比下肢明显,先出现震颤的一侧始终比后出现的一侧重,表现明显不对称。震颤于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平常可以观察老人的端茶动作,胳膊伸出、收回时没有震颤,端着茶杯静止时却出现震颤现象。轻症患者的震颤仅在情绪激动、焦虑、兴奋或行走时才出现。在疾病晚期,震颤变为经常性,做随意运动时亦不会减轻或停止。部分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可不出现明显震颤。

▲护士为患者做关节松动训练

02

肌肉强直

  患者常常会觉得全身发紧、发重,好像被五花大绑着,动作也不顺畅,关节像是“生锈的齿轮”。由于肌肉强直,患者出现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从侧面看就像猿人站立。另外,帕金森病会出现前臂、手指肌肉僵直,上肢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可表现为书写困难,写字歪歪扭扭,越写越小。疾病进展后还可表现扭头、转身困难。帕金森病患者常因肌强直严重出现颈痛、腰痛及肢体关节疼痛,尤其是老年患者经常被误诊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病或其他疾病等。

03

运动迟缓(不能运动或运动减少)

  是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动作都有困难。

  ②多样性运动缺陷:面部表情肌少动,表现为面无表情,眨眼少、双眼凝视,称之为“面具脸”。因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使讲话缓慢、语调变低,严重时发音单调、吐字不清使别人难以听懂,还可有流涎和吞咽困难。

04

姿势步态异常

  中晚期患者因平衡功能减退而出现姿势步态不稳,容易跌倒,甚至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是致残的原因之一。轻症患者行走时患侧上肢自动摆臂动作减少,走路时患侧下肢拖曳。病情逐渐加重时双上肢伴随动作消失,双足擦地行走,步态变小、变慢,遇障碍物不敢跨越,走下坡路更为恐慌。有时行走过程中双脚突然不能抬起,好像被黏在地上一样,称为冻结现象。还可出现“慌张步态”,这是帕金森病患者的特有体征,表现为迈步时以极小的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下脚步。

05

其他症状

  帕金森病除上述运动障碍症状外,还有非运动症状,如精神方面有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紊乱;自主神经症状有便秘、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流涎;感觉障碍有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等。

前驱期高危疾病筛查软件可早期诊断

  迄今为止,帕金森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彻底明确,但可能与年龄老化、环境毒素的接触以及遗传易感性等综合因素相关。

▲护士指导做帕金森康复操

  近年来,医院脑病内科十分重视神经早期诊断与治疗,着力研究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近期与广州医院神经内科徐评议教授团队合作,使用全国首个前驱期高危疾病筛查软件及帕金森病患者数据库,可快速、有效地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并进行疾病全程管理。医院、医院医院都在使用这个软件。

  医院脑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干称,帕金森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识别特征性运动症状,有时需要试验性用药。而临床量表评估、分子(基因)筛查、蛋白定量分析及影像学检测等单一检测技术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有限;而腰椎穿刺、组织活检等有创性检查,又让患者心存恐惧或疑虑,早期罹患以及前驱期的患者难以接受。在这套筛查软件里,共设置多个问题,全部在系统里完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及生活习惯暴露、影像学标记物、遗传学标志物、临床症状等几个模块。最后进行综合评分,前驱期帕金森的诊断准确率高达83%。

▲医生使用前驱期高危疾病筛查软件及帕金森病患者数据库为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以下这些人群建议通过软件

做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1、帕金森病是老年病,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建议做筛查;

2、帕金森病有遗传性,如果家族成员有帕金森病史的人群也有必要筛查;

3、如果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而造成行动稍微有点迟缓的同样为高危人群。

医生

简介

黄干主任医师教授医院脑病中心主任、脑病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内科教研室主任,阳江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阳江市管拔尖人才,医院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杂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阳江市脑心同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到中国医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研修各一年。主持及参与科研立项国家级二项、省级二项、市级五项,获第三届“广东好医生”提名奖,第二届“南粤好医生”,阳江名医,首届“阳江市最美医生”、阳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阳江市振兴发展好青年、阳江市优秀医师,阳江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医院最具管理能力科主任。

---END---

来源|阳江日报

编辑|曾倩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d/13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