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诊断

援鄂医生在观网发了44篇日记,他心里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采访/撰文观察者网李中康、隆洋GDI:在我看来,张继先和艾芬才是吹哨的,张继先可能更强硬一些,是顶着压力在上报。李文亮就像是我在自己的同学群里说“这个情况有点奇怪”,代表我的私下观点。但张继先是用一个标准的方案去汇报,是正经八百的吹哨人,吹哨人是向CDC拉响这个警报,因为CDC是干这活儿的,但CDC医院有驻点,医院的医生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上报。

今年年初,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网友

GDI在江苏所属科室“第一个报名”,随后千里驰援武汉医院,从2月9日奋战到了3月31日。

在武汉的50多天里,他经历过“病人不断敲打病区大门”的惊心动魄,患者“咬穿了隔离服”的心力憔悴;有患者“不戴口罩还把粪便乱洒”,也有得了酒精依赖性脑病的老人依然“知道对党旗敬礼”。他体会过一天出院8人的欣慰,也有无力回天时的痛心。而在风闻社区发布的44篇日记,记录了他在抗疫一线的点点滴滴。结束隔离后,GDI和观察者网聊了聊他在武汉的心路历程,对国外疫情走向的评价,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对于“吹哨”和如何客观纪录武汉抗疫,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观察者网:您当时写日记的初衷是什么?GDI:我其实没多想,之前一直在风闻社区里潜水,想着自己也开个帖写写看,根本没想到能写成日记,后来发现还是有人在关心这个(连载)。从医院到驻地有半小时车程,每次下班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写点,也不影响睡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颁发的纪念证书和T恤受访者供图观察者网:什么时候接到通知要上前线的?当时有害怕过吗?GDI:2月8号晚上9点,接到我们科室通知,当时我第一个报名的。我们这边应该是每个人都报名了,这是职责。害怕归害怕,但老师们在非典时候保护我们,现在也该轮到我们了,这是传承。10点就已经确定了人手,然后收拾行李到9号凌晨2点。9号睡醒就赶去集结,除了自己带的行李之外,科室还给我们补充一部分东西,包括个人防护设备、N95口罩,真是倾囊而出,主任和护士长都非常支持我们。当时北医跟协和先到了武汉,他们出了一份物资清单,我们就照单准备。没有的东西护士长临时去超市买,当时超市还不肯提前开门,让我们先预定货。

昨晚通知,已经在机场了。散装苏大强来了。

——GDI前线日记《准备去武汉》02-:47

我们9号下午6点多到武汉,直到8点才出机场。留下一支20多人的队,在机场守着行李和装备,其他人先到驻地休整。留守的人到晚上10点跟着货车一起过来,把所有物资卸在驻地。我们带了10台呼吸机,一周的个人防护物资,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补给,一直卸到10号凌晨4点。武汉那时候哪有人啊,都是自己卸的。观察者网:哪一天开始正式收治病人?GDI:10号上午我们睡了一会儿,领队、副领队、ICU呼吸科主任护士长去开会,下午我们去学习培训,包括防护知识,领会又给我们开了个小会,决定当晚开始收治病人。原本考虑是第二天(11号)早晨8点开门收病人,后来提前12个小时到10号晚上8点。但8点左右根本没法收,因为仪器还要调试,我们进去要准备东西。本来是说我上凌晨4-8点那个班,结果又改成0-4,我只好搭小车再过去,换完衣服准备进去,正好那个班开始收病人。

病人在间隔期不断敲打病区大门真的很可怕。那是何等的求生欲,甚至能看到有人在开门时候硬钻进来。

4个小时,44个病人,3个一线医生,1个二线,一个三线。结束时后完全不想动。

——《我的第一个值班》02-:24

因为那时医疗资源特别紧张,医院,患者们知道只要有病床能住进来,就有机会,不然在外面要“凉”。我记得当时一晚上收了44个。观察者网:看到您当时是作为一线当班组长?GDI:是的,我们院这队出去的人基本都被分配为当班组长了。因为总体实力还可以,都是从各科抽调有ICU经验的人,然后还填了两个感染科的。也不可能说所有人都抽出来,因为你自己的ICU也要运作。医院,直接把ICU“搬到”武汉,除了生孩子和年纪特别大的(医护人员)都来了,医院就不要了,他们的代价就比较大。物资方面一直都很充足,后方寄来得非常快。一开始还说让我们注意能节约就节约一点,后边就没提这个事儿了。观察者网:最初医疗资源很紧张吧?GDI:我们光谷院区ICU只有35张床,头两个星期就已经填满。所以我们普通病区也承担了一部分ICU的功能,搞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搞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ICU还有床位的情况下我们转过一个病人过去,后面有一部分需要进ICU的我们就自己处理了。上海华山医疗队管ICU,多人管35张床已经忙得不行了。简单来算,他们6个人管一张床,这还要考虑排班和休息。我们这边一个班连医生带护士,大概也就10人左右。一般划到4个小时左右(一个班),因为防护服的要求是4-6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你就得出来,重新换防护服。有时交班遇上来病人或者在抢救,但也控制住6小时以内,确保自己的安全。我们把每天24小时分成6个时间段,4小时一段,听说有的医疗队分成4个时间段,但他们时间就卡得非常严格,6个小时必须出来。我们28小时上一个班,比如我今天凌晨0点-4点上班,下一个班就是明天4点-8点。但这4小时是在里面的时间,如果我上凌晨4点的班,那么2点就要起床,2点半上车,3医院,换衣服,穿防护服,进仓。一起战疫的同济护士长画的独角兽,配文:

Tomyd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d/13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