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双手抖医院脑
近日,医院脑病科六区收治了一名“双手抖动”的患者。通过详细问诊、仔细检查后医师们最终找到了导致患者双手抖动的“元凶”。
患者Z奶奶(化名),78岁,自年5月出现左手抖动,以静止性抖动为主,情绪紧张时抖动加重,无行动迟缓,无肢体僵硬感,曾就诊于外院,对症治疗后左手抖动无变化,因日常生活未受明显影响,遂未再次诊治。同年10月,患者出现右手抖动,发作性质同左手。近日,双手抖动加重,有人告诉Z奶奶说这是帕金森病的症状,Z奶奶十分担心,随后来到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寻求答案。
脑病科六区陈玉娇医师为她进行了详细的查体,Z奶奶确实存在帕金森病体征:左侧上、下肢肌张力稍高,左侧对指、握拳、轮替、足拍打笨拙,双上肢可见静止性震颤,双侧摆臂动作幅度减小等。通过再次仔细询问病史,原来Z奶奶因头晕发作,于医院就诊,口服治疗头晕的药物1年余。到此,陈医师终于有了新的发现,Z奶奶双手抖动的元凶逐渐浮出水面——盐酸氟桂利嗪。结合老人的患病症状、体征及既往服药史,陈医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首先停服盐酸氟桂利嗪,根据辨证,予以中药及针灸治疗,1周后Z奶奶的双手抖动明显减轻。随后又在门诊进行了中药调治,目前老人手抖的症状得到缓解。
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自两院合一以来,依靠脑病中心,迅速发展,不断扩展和提高专业诊疗水平,逐步开设了多个专病门诊。帕金森门诊是其中之一,旨在为更多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西医诊疗服务,同时说明了专病专台诊疗的重要性。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Parkinsonism,DIP)是由于药物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递质含量减少或多巴胺受体被阻断,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从而出现运动障碍、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可导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关键字:长期、大剂量)
01
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氟桂利嗪、桂利嗪,是我国基层患者DIP的主要原因。
02
胃肠动力药
代表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左舒必利等,长期大量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03
降压药
代表药物利血平、降压灵,长期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和抑郁症。
04
抗精神病类药物
代表药物奋乃静、氟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噻吨等,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诱发DIP。
05
抗心律失常药
代表药物胺碘酮,可引起静止性震颤和强直,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更易诱发。
06
抗组胺药物
代表药物异丙嗪,有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报告,应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后症状可逐渐消失,但亦有少部分患者停药后症状无法完全消失,此时除服用部分帕金森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联合中药、针灸等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后期还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