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急性坏死性脑病系列一
家族性急性坏死性脑病
急性坏死性脑病1,Acutenecrotizingencephalopathytype1(ANE1),或者称为感染诱发的急性脑病3,infection-inducedacuteencephalopathy3(ILAE3)。
流感样症状+脑病相关表现
·易感人群:婴儿,儿童早期。青少年和成人也可以患病。
·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
·脑病相关表现:精神不佳,惊厥,幻觉,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等。
·后者与前者间隔:12小时至3-4天。
问题1:发烧烧坏脑子了吗?
炎症反应+致病基因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水肿,出血,和坏死。常见的受累脑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双侧丘脑,中脑,和/或菱脑。菱脑是指脑桥,延髓,和小脑。
·致病基因:RANBP2。正常情况下,RANBP2编码的蛋白质与核孔上的相应蛋白质复合物相互作用,从而对蛋白质及其他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进行调控;参与细胞分裂;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转运。
·单一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并不能导致该病的发生。RANBP2的致病性突变增加了携带者的易感性,感染充当了诱发因素,二者共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
·常见的突发位点包括:c.C>T(p.ThrMet);c.C>T(p.ThrIle);c.A>G(p.IleVal)。
·目前“病毒直接攻击脑组织”的证据不足。
答案1:目前研究未发现发热和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问题2:甲流检测和基因检测阴性是否可以排除本病?
·常见病毒包括但不限于:流感A,流感B,副流感II,人类疱疹病毒6,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
·其他:肺炎支原体。
·部分患者RANBP2阴性。
答案2:甲流只是病因之一。其他未知的基因也参与了本病的发生。
问题3:父母RANBP2基因检测没事,患儿基因就没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部分患儿的基因突变可以是新发突变。
答案3:父母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与患儿基因有致病性突变并不矛盾。
问题4:本病是否可以治愈?
·急性双侧纹状体坏死
·Alpers-Huttenlochersyndrome(AHS)
·Leign综合征和其他线粒体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目前认为有效的药物:激素,丙球,血浆置换,和TNFα拮抗剂。
·因为病例数,所以并没有大样本数据去支持以上观点。
·死亡:1/3。
·存活者中:1/2患者由于脑组织的坏死会有永久性脑损伤,从而导致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随着康复治疗和脑组织的自我修复,部分功能会有所恢复甚至完全恢复。
·再发:存活的患者中1/2会再次ANE1。
答案4:部分死亡,部分有后遗症,部分会再发。
·就本病而言,发热没有烧坏脑子,但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发热性疾病诱发了本病的发生。
·流感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父母及患儿RANBP2基因检测正常,不能排除本病。
·青少年和成人可以患病。
·二胎政策开放后,一个家庭中不止一个儿童。医疗条件提高后,部分患者能够存活。一个家庭不止一个儿童患病和存活儿童反复患病,结合临床表现,要注意本病的可能。
·基因检测能够为本病的遗传咨询和疾病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对于既往确诊为ANE1的患儿,当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再次发热,抽搐,和精神疲倦,……?
敬请留意后续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