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诊断

探讨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86872.html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86872.html

?作者:丁元庆

?编辑:兰姣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复习研究,发现火热病邪在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以下试从三方面作一探讨。

1火热是脑病的

重要致病因素

火热是六淫之主要致病邪气,就其来源而言,有外感内伤之分,热(暑)多自外感,如风热、温热、暑热、湿热邪气,因时而异,皆由外受。《温热论》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邪传心包,神昏谵语,实即脑病。而火热皆可起于内,或因五志化火,《素问玄机原病式》谓:“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或因蓄血化火,《重订广温热论》有“温热病蓄血化火”“毒火内灼”的记述。火热邪气伤人致病,从病位而言有上中下之别,在脏在腑之异。《重订通俗伤寒论》提出:“肺胃痰火湿热,内壅心经包络,每致神昏谵语,心烦懊恼”。“其人心虚有痰,一经相火薰蒸,痰火即蒙蔽心窍,每有昏厥如尸之候”。“阳明热盛,最多蒸脑一症,病即神昏发痉”。诸症神昏痉厥,皆神明失聪,亦属脑病。火热或自外受,或自内生,皆可引发脑病。所以说,火热病邪是脑病的重要因素,故可将火热所致的脑病称为热性脑病,根据火热邪气的来源,又可将热性脑病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温毒等温病;内伤如狂病、中风等。

2火热引发脑病的

病理机制

火热病邪具有亢烈、炎上的致病特征。脑居人体至高之位,而六淫邪气能独犯于脑者惟风与火热。火热病邪导致脑病的发病机理与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直接影响

火热炎上,其性亢烈,故火热为害,可迳犯于脑,直接导致脑病的发生。

2.1.1扰乱神明

火热盛极,为害甚烈,直犯心脑,扰心伤神,导致神昏谵语、狂越妄动、躁扰不宁、惊悸不安、烦躁不寐、妄言乱语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将火热为害归纳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皆属于火”。而《温病条辨》则曰:“火能令人昏”。火热之所以能令人昏谵、狂、乱、躁扰、惊悸、妄言乱语,主要是由于扰乱心神之故。

2.1.2火热闭窍

火热闭窍是外感温热病中极为常见的危重证候。《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热深肢厥,神识昏迷者……即热气闭塞空窍所致”。“热毒炽盛,神昏谵语”。《温病条辨》说:“神识不清,热闭内窍”。“内窍欲闭则热邪盛矣”。说明火热邪盛皆能闭窍。脑为元神之府,神机所出,热闭内窍,神昏不清,即是脑病。由于外感热邪因时而异,常见温热闭窍、暑热内闭即中暑、湿热或暑湿蒙蔽等证候,后者《重订广温热论》称为“热陷湿蒙”。而《温病条辨》则曰:“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暑温蔓延三焦……热毒上攻心脑”。《重订广温热论》又说:“毒火内灼上中下三焦之候……神昏肢厥”。《重订通俗伤寒论》说:“邪热内陷包络,则神昏谵语,甚则不语如尸,阻塞心与脑神气出入之清窍”。总之,热邪内闭是导致神昏最为常见的病机之一。

2.1.3火热生风

亦称热盛动风,这是临床常见的动风机制。热病过程中,高热不退,复见惊厥抽搐,此由温热盛于阳明,或火热深入营血,火热燔灼厥阴肝经,木火相煽而致筋脉抽掣,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成为热盛动风之候。此外,由于痰火内伏,常常蒙窍扰神生风,而发为痫证;痰火上扰,壅阻隧窍,以致经脉不通,神明被蒙,则可发为中风。《重订通俗伤寒论》说:“邪热传入厥阴脏证……手足瘛疭,状如痫厥”。“虚极热盛,循衣摸床,神昏肢厥”。

2.2火热的继发性损害

火热邪气既可扰乱心神,变生诸证;同时,又可灼伤津液,损及肝肾,生痰成瘀,由此亦可引发脑病,或使原有之脑病病情加重。

2.2.1灼伤津液,损及肝肾

火热为阳邪,其性炽热,为病最易灼伤津液阴血。初伤肺津胃液,终则必伤阴血,而人体阴血以肝肾所藏者为最,故外感脑病,其终极的病理变化常为肝肾阴血受损。肝藏血,肾藏精,为诸阴之本,上能生髓充脑。肝肾阴血亏虚,则髓海不充。内伤脑病,火热起于脏腑,脏腑火炽,其阴必耗,因而也以阴血津液的耗损为基本病机变化,而水亏火炽是内伤脑病后期常见的证候。所以说,火热所致的脑病,不但存在扰乱心神,闭窍生风的直接损害,而且还有伤津灼液,损及肝肾,髓海不足等继发性病理变化。

2.2.2生痰成瘀

痰瘀是脑病发病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它既可以存在于脑病之先,又可成于既病之后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这往往责之于火热薰灼,由此则导致痰火、瘀热为害。痰火内扰,则能蒙窍阻络,扰神生风,是脑病常见的病理因素,如《重订广温热论》说:“伏火薰蒸津液,液郁为痰”。“痰火内伏胞络者,亦见昏沉”。《重订通俗伤寒论》说:“邪热内陷包络,郁蒸津液而为痰,迷漫心孔,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其人即妄言妄见,疑神疑鬼,神识昏蒙,咯痰不爽,俗名痰蒙”。而温热病每有热退身凉之后,其人如痴,神思不清,言语谬妄,有因“痰火余邪,内伏包络”者;亦有温热证热退之后,其舌转动不灵,而言语蹇涩者,此“因心脾肾三经之脉皆萦绕于舌,心肾虚则舌不灵动,痰阻脾络,肝风内扰,则语言蹇涩不清。总是虚风痰火为病”。瘀热也是脑病中较为常见而重要的病理因素。瘀热既可闭窍,亦能阻络,《重订通俗伤寒论》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邪陷包络,挟痰瘀互结清窍,症见痉厥并发,终日昏睡不醒,或错语呻吟,或独语如见鬼……”。此外,是书还有“下焦瘀热”“热入血室”“瘀热不去,势必上蒸心脑,蓄血发狂,谵语……”的记述。《重订广温热论》说:“邪热结瘀,血毒攻心之候:神昏如狂,或如惊痫,喜笑怒骂,见人欲齿……或手足发痉”。凡此等等,皆是瘀热痰火为患。

2.2.3热壅气机

热邪壅滞,气机不畅,脏腑失和,传化失常,热与燥屎相结,阳明腑气不通,浊气上攻心脑。《温病条辨》说:“温病谵语,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则温多兼秽,二则自上焦心肺而来”。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热壅肺气,上焦不能开宣,气血壅滞于上。

2.3火热多有依附

火热为无形之气,但在致病过程中每与有形之邪相结,使火热有所依附。《温热论》说:“若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重订广温热论》认为:热陷神昏,“有夹痰饮、夹湿秽、夹胃实、夹血结、夹毒攻、夹冲逆之分,而无不关系于神经”。“火属血分,为实而有物(俗称实火),其所附丽者,非痰即滞,非滞即瘀,非瘀即虫,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视其附丽者为何物,而于清火诸方加入取消痰滞瘀积虫等物,效始能捷”。以上所言,说明了火热邪气多有依附,而火热之与依附相结不离,成为病机之要点。《重订通俗伤寒论》指出:“肺胃痰火湿热,内壅心包络,每致神昏谵语……”。“宿瘀传入阳明,与胃中燥热相搏……卒然头摇目瞪,发躁欲狂……”。火热所依附多是有形之邪,易结而难解。故察有形邪气之有无,是温热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曾经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第7卷第1期,44-45页。此次发布作者有修改。本文由“麗東書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zd/12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