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丨钦中医脑病科新院第50天丨八点建
医院脑病科林利城/文
脑病科搬到蓬莱大道66号新院第50天了,脑病科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天气的变冷,中风高发,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基础疾病。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脑病科林利城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建议。
进入秋冬季节一方面因为寒冷的天气引起血管收缩痉孪,使血流不畅,另一方面寒冷让机体活动力减弱,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所以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潜伏期”,人们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寒冷季节慎早锻炼
早上气温较低,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建议市民天冷时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锻炼。锻炼要以室内运动为主
2、避免强烈运动
强烈运动易引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市民在冷季需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项目,不要过度劳累。但与此同时,对于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来说,在长久的静止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样有助于避免心血管疾病。
3、饮食不宜过饱
吃的太饱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个好建议,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为如此。据专家介绍,吃太多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之外,还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大脑早衰等多种问题。
4、控制血压
秋冬季节往往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
5、预防感冒
秋冬天气变凉,要注意保暖御寒,增强机体抵抗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梗,脑出血。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6、常备好药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心脑血管病因其具有突发性,有心脑血管病征兆或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最好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病药。如麝香抗栓丸等。所以,专家提醒大家,秋冬季节一定要预防、治疗兼顾,常备好药,安心过秋冬,不让心脑血管病乘虚而入。
7、适量饮水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
夜间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可适量饮用0.9%含盐饮料,口感微咸即可;如果血糖不高,可以喝一杯温蜂蜜水,达到降低血粘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防止便秘。心脑血管病人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毫升尿为宜。
8、林利城老师建议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自已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一方面控制和稳定病情对身体有益,同时也可以抵御不良诱因;更重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坚决做到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长时间打牌和劳累;保持情绪放松、心情愉快,尤其不要参与令人激动的娱乐,避免情绪的波动和刺激。另外,一些不典型症状更要留意,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腹痛、呕吐等,一旦出现要及时求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医院脑病科建立了以广西名中医、医院副院长、脑病科学术带头人姚宝农教授,韦羡萍副主任医师的团队管理及学术传承模式,进一步打造、提高中风救治综合诊疗能力。
医院脑病科主要收治中风病(脑梗塞、脑出血)、反复发作性眩晕、头痛、帕金森病、癫痫、痴呆、脑膜脑炎、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顽固性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疾病。对中风病的救治、康复和失眠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
一旦发生中风,请拨打一下
医院急诊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