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脑病科开展穴位埋线疗法
一、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可吸收缝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穴位埋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穴位埋线疗法属于针灸疗法的一种,可以治疗适用于针灸治疗的大部分疾病,包括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膝骨关节炎等;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及面神经疾患;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及产后肥胖等;如今埋线减肥当属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
三、穴位埋线有什么作用?
(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埋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总之,埋线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穴位埋线后,线体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15天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15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肥胖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