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危害与辨认
低血糖对众多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急性合并症,特别是对靠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来控制疾病的患者。
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近完全来自葡萄糖,约占体内葡萄糖消耗总量的60%。低血糖时,中枢神经每小时仍需要葡萄糖6g左右,如延续行不到补充,即出现急性脑病样伤害的病理生理进程。
脑损伤的顺序与脑的发育进化进程有关,细胞越进化对低糖越敏感,受累一般从大脑皮质开始,顺次波及皮层下(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和延脑;低血糖纠正后,按上述顺序逆向恢复。反复发作或延续较长的低血糖症使中枢神经变性、坏死、水肿,伴弥散性出血和节段性脱髓鞘,可致使永久性脑损伤或死亡。低血糖的定义:医学上一般将血糖值低于2.8mmol/L才称为低血糖,而多数的医护人员也常常认为只有在血糖接近或低于2.8mmol/L才会出现低血糖的若干症状,如出汗、心悸、饥饿等,而实际上病人的低血糖症状是因人而异的,而血糖值也是因人而异的。
①新得病的病人,因确诊前的血糖值较高,而确诊后采取了相应的降血糖措施,因此当血糖值达不到2.8mmol/L以下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如饥饿感;
②长时间得病而控制的并不好的病人,一旦采取了对症的降血糖措施,将血糖有所下降但是达不到2.8mmol/L以下时,也会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悸;
③病程长但是血糖控制的相当严格的病人,即便血糖值到达2.8mmol/L以下时,也不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直至昏迷。以上3种情况出现的缘由和症状:
对①②两种情况的分析是大同小异的,都是由于前期的血糖太高,而由于采取了对症有效的下降血糖的措施,才会出现类似于低血糖的症状,这两种情况出现的症状常常先是浑身发热、出汗,其次才是心悸和饥饿,而即便到达了饥饿,那末血糖值也不一定到达或低于2.8mmol/L;
对③种情况的分析则需要致细和特殊一些,由于长时间的病史常常使病人的糖阈值有所改变,特别是血糖控制严格的病人,他们的血糖阈值常常偏低,即当血糖值接近或低于2.8mmol/L,也不会有任何的低血糖症状,个别的患者血糖值到达0.8mmol/L也不会有任何的低血糖症状,而这些病人的低血糖症状则通常先为精神的异常,如大声言语、躁动、平衡能力差、固执等,其次就会因血糖的过低而产生抽搐,最后则是昏迷。
低血糖出现后的救治:
①对普通的低血糖,因其血糖还没有低于2.8mmol/L或刚刚到达2.8mmol/L,因此一般进食少许的碳水化合物后休息一会就可以了;
②对上面的第三种情况则在于预防和初期的救治,一般在出现初期精神症状的时候可少许饮用碳酸饮料,如50cc雪碧等,另外也应当时时处处随身携带一些碳酸饮料,以避免出现意外。
对低血糖的预防则要求病人随身携带用身份证复印件制作的卡片,卡片上应有如下几项:
①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症状②家庭联系③出现情况后的紧急救治方法④医院及联系的医生姓名⑤能够随时联系到的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旁人通过卡片能够随时和病人的家庭、家人联系,同医院并采取及时、对症的救治方法;同时病人在疾病控制稳定后应当养成随身携带一些碳水化合物和碳酸饮料的习惯,以备万一的出现,这对长时间病程的老病人尤其重要。尽人皆知,低血糖的危害性不单单局限于病人的身体,更重要的还有损于病人的大脑,人的大脑是由大量的神经中枢细胞组成,而这类细胞是无再生性的,因此如果低血糖的时间较长,性质较重,那末脑细胞将会由于缺氧而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因此对低血糖还是在于防而不在于治。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