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格庄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多彩乡村梦
张格庄: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多彩乡村梦”
□文/本报付玉婷图/本报王世翔
整座山谷变成一片紫红,风中夹带着诱人的香气,头顶是湛蓝的天空和大朵的白云……烟台福山城南的张格庄多年来凭仗“中国大樱桃第一镇”蜚声在外:作为烟台最大的饮用水源地,优秀独特的小气候造就出7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家家有樱桃树、村村成樱桃林的壮观景象。每一年5月下旬起的一个月时间,上述图景正是农户与游客最熟习的画面。
如今,这幅图景正悄然产生改变,再来的游客会欣喜地发现:张格庄成了彩色的。红色大樱桃主导产业改进革新的同时,依托境内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蓝色环库观光游、金色佛教文化游和绿色有机果蔬体验游等构成的“多彩张格庄,休闲一日游”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框架,正愈发清晰。
“活着的民俗博物馆”
不知谁说过,到一个地方,得先看博物馆,了解了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现在。张格庄的情况有点特别,还在动车上的时候,听同行的一名老大爷讲起,这里本就是座“活着的民俗博物馆。”我们的旅程从当地旅游业的新秀国露寺开启,但是,它却称得上是这里最珍贵久远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距离国露寺不远处,有块上书“峆山卢寺”的石碑,解说员何燕告知我们,国露寺就建在后者的原址上。那是1座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荡涤的历史尘埃中,只剩下部份盖寺的砖瓦;根据当年在这里当过知青的人的回想,经多方张罗善款,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古刹终以新面貌重生。目前只建好了一期工程的国露寺虽不如其它寺庙那般雄伟,转完一圈仅需半小时左右,但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饱含历史积淀与文化浸润,今年刚刚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华寺院。“每天都有人来这散心,吃顿斋饭,周末人会更多,大年初一来敲钟祈福的则数不胜数。”何燕提到,正对着寺门、画有百朵莲花的万福照壁墙总会成为关注焦点,而想了解它的设计思路,得前往民俗器物馆。
民俗器物馆馆长权福健是万福照壁的设计者,也是烟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副主席,但自我介绍时,他只是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张格庄人。“小时候,1到伏天晚上,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坐到门口,冲上一壶茶开始讲故事。”权福健说,自己对民俗的兴趣估计就是从那时开始萌芽的。如今这座器物馆,是他多年来的收藏血汗,展品密密层层堆满几座不大的房间,全部摆设开来怕是面积惊人,而以此为基础的设计创新更是不胜枚举。
到器物馆逛一圈,人们能对张格庄“活着的民俗博物馆”的称呼有更深的理解:听当地人讲,前些天中秋时,周边好些村民游客会来这里找旧时的月饼模子。“现在的月饼上也有图案,不过没这么讲求。”在权福健看来,老器物、旧风俗的生命力在于其中蕴藏的故事,参观器物馆,其实就是在看故事、听故事。
作为鲁菜发源地,张格庄自然少不了很多跟“吃”有关的风俗,权福健跟一行讲授着用餐进程中跟筷子相干的讲求,并建议我们去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尝尝当地的农家饭:“在这里,各种风俗已融入百姓骨子里并且传承得非常好,吃农家饭就是吃文化餐;如果说这里是器物馆,那每户百姓,更是活生生的走动着的博物馆。”
触手可及的生态游乐园
张格庄是典型的库区镇,27个村,14个坐落在水库边。过去提到旅游,多数人的印象是到水库边钓钓鱼、爬爬山,古朴原始的村庄,那时还不适合城里游客走进去瞧瞧。不过,现在情况已不同了,听镇上的工作人员侯心怡讲,自肯定下文化旅游为核心之一的产业体系发展路径,张格庄专门聘请了同济大学、济南园林、烟台设计院等院校小城镇计划专家对镇驻地及周边拟开发地块进行高标准计划,龙泉路拓宽改造、黑石河流域综合整治和水系景观打造、镇驻地绿化、小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建设等相继展开,乡村环境更加整洁,乡村也更像一幅画了。国庆这几天,来自鲁东大学的多位毕业生将完成几个村庄全部外立面的绘制工程,主题触及党建、经济建设等多种内容。
过去几年,张格庄镇还结合本身实际,发展采摘、垂钓、观光、美食于一体的周末短途“微旅游”。但是,由于分散的景点特点不足,景点里又缺少亮点,想留游客住一晚,仍然很困难。为解决这1问题,镇党委政府正在打造一条周末“短途微旅游”线路和几大旅游亮点。除上面提到的环库观光、佛教与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绝佳宝地,张格庄的生态旅游体验绝对为人称道,要让说,仅此一项就值得花上一天时间。
火龙果现在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热带水果之一,可提到它的产地,很多人还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在南方。还是同一道,来蓝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上一课吧。这个季节,蓝色塑料盆里新栽上草莓,向头顶望,小葫芦、丝瓜轻轻摇摆,但是最迷人的景象不在这里。等技术指导韩凤祥带我们走进1座有点特别的大棚,采访团的每个人,开始自动变身“十万个为何”。
据介绍,这是一座百香果、火龙果等立体栽植的大棚,类似的大棚在基地里还有好几个。自2009年引进,反复实验、培养,1座北方的热带蔬果园就这样诞生了。“张格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合适南方水果生长;而不像菠萝、香蕉,火龙果和百香果不容易得病,是果好吃、花好看又有产量的水果。”听韩凤祥介绍,5一个的百香果,501斤的火龙果,根本用不着宣扬,好奇的游客1拍照,下礼拜保准不够采。“考虑到运输关系,超市里水果都是半成熟,致使许多人印象中,水果的品质并不如想的那末好。”韩凤祥说,他最开心的是,每到周末,这里会变成孩子的乐园:以班级情势展开的别开生面的户外教学能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了解作物生长进程,“我感觉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说到了冬季,外面一点绿色没有的时候,基地里更是天堂,而除蓝湾,当地还有马蹄夼村绿莓坊果蔬生态园。在延续增加体验内容的同时,张格庄正在进行高标准智能实时监控有机蔬菜大棚的计划设计,不久后,市民游客坐在家里也能了解果蔬的生长进程,开心果园、菜园不久后更将发展为放心果园、菜园。
危机感下变革与创新
张格庄党委副书记史广兴说起一个小故事:从义乌考察归来,一行人对当地电商迅速发展的势头很是羡慕,但也有部份成员没了信心:义乌各种优秀的电商发展基础,张格庄仿佛都比较缺少,今后该怎样做?“人材、设施等可以靠引进,而如果没了‘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品牌,电商做得再流畅、再人性化也没了意义。”史广兴提到,这些年来,“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招牌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大樱桃成为全镇农民第一收入来源,每一年全镇大樱桃收入2亿多,但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也苏醒地意想到,品牌需要过去的积淀,更需要当下的保护创造。
据史广兴介绍,现在全国从上海到福建、四川、贵州、再到黑龙江的很多地方,都开始种植樱桃。“去年同张格庄争取‘第一镇’称号的已从几年前3四个变成7八个;3月就上市的大连樱桃,常是运到烟台后再出售,这也是个巨大的威逼。”许多关心张格庄的人认为,保护创造首先在于更好地保障当地樱桃的品质。
今年上半年,张格庄镇党委政府利用两个多月时间,通过联村联户心连心大访问活动,对全镇大樱桃进行了调查摸底,结合摸底情况,提出以品种更新换代、改进修剪管理技术等为核心的《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支持大樱桃产业转调升级的建议》,针对果农担心收入下降、资金压力大、当前的土地不适宜大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管理等因素,构成了几套具体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采摘旅游面积的方向已被肯定下来。据介绍,当地2万余亩樱桃种植面积中目前还只有700余亩用于采摘,史广兴表示,在做好原有大樱桃采摘园提档升级、品种更新的基础上,当地正积极打造更多的采摘园,同时办好办活农家乐,开发包括商埠等配套设施。
过去三年,张格庄大樱桃络销售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一些问题:随着大樱桃电商发展,外地和本地电商搀杂在一起,素质良莠不齐,很多是挣点儿就走的电商,缺少保护张格庄镇大樱桃的品牌意识。针对这一点,张格庄正在构建自己的电商络方面下大工夫:为整合大樱桃电商资源,减少恶性竞争,在区民政局、商务局的协助下,福山区农副产品电商协会成立,今年协会通过络营销成交的大樱桃有50多万单,销售大樱桃160多万斤,销售额达7600余万,而协助协会制定大樱桃的大小标准以帮助消费者构成直观概念、严格电商经营资历、在传统交易市场内划分出电商交易区、让用张格庄大樱桃资源的电商必须进入市场收购或是拜托张格庄镇合作社的有关人员收购等建议也正逐渐从纸面变成现实。
烟台的上购买力很强,排在全省前列,但在电商发展方面严重滞后,据分析,缘由是政府没有做到好的引导和扶持,且电商各自为战。了解到,针对上述现象,张格庄还在号令村里年轻人免费报名参加农副产品电商协会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全年在上销售农副产品,同时,积极为村内果农服务,把果农需要卖的农副产品卖出去,把果农需要买的种子农具等通过络买回来,解决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同时,也将增进农村人口的回流,让更多当地人和游客从旅游发展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