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饮食

失眠合并高血压,名中医妙手破困局

文大河健康报记者吴文可实习生李康

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数据显示,中国年的失眠患病率为15%,这代表着当年有.07亿人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并且失眠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马云枝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脑病二区主任马云枝教授指出,“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失眠的病机总不离阴阳失和、阳盛阴衰。

01

高血压+家庭矛盾导致失眠缠身

在马云枝教授的门诊上,记者见到了多位有高血压病史的失眠患者,51岁的季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她自述身患高血压已经0余年,但她一直未规律服药,血压常年保持在收缩压mmHg以上、舒张压90mmHg以上。

由于家庭矛盾加重,近3年来季女士经常与家人发生争吵,导致她经常出现心烦意乱、夜不能寐,还伴有头晕头痛、二目酸胀、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有时还会出现双手震颤及手心出汗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季女士的生活,她多方求医,但疗效均不尽如人意。

医院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但结果提示无明显异常;也曾按抑郁焦虑症服用黛力新、舍曲林、奥氮平进行治疗,但失眠依然严重。

最后,束手无策的季女士一家人经朋友介绍,慕名找到了马云枝教授。

马云枝教授给患者查体后发现,季女士面色潮红,神情憔悴,舌暗紫,苔薄黄,脉弦滑,测血压高压mmHg、低压mmHg。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诊断其为高血压合并失眠,辨证属肝阳上亢型。

马云枝教授查房

0

治疗应平肝潜阳、安神定志

马云枝教授指出,患者年逾五十,肝肾已亏。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不能敛阳,则上盛下虚,风阳上亢,加之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稳,肝阳暴涨,上扰心神,发为不寐。

马云枝教授建议,对于此患者的治疗,应以平肝潜阳、安神定志为主,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代赭石、龙骨、牡蛎、醋龟甲、白芍、玄参、天冬、炒川楝子、茵陈、川牛膝、麦芽、炙甘草、百合、合欢皮。

女子以肝为先天,茵陈一味,善行肝经,疏利气机,降泄肝气上逆,使气机升降得宜。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神明不安,加合欢皮、百合养心安神。

代赭石降其上逆之气,并能平肝潜阳;川牛膝降其上行之血并能滋养肝肾;龙骨、牡蛎、醋龟甲潜阳降逆,柔肝熄风;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共同协助主药以制阳亢,均为辅药。

炒川楝子协助主药以清泄肝阳之有余;麦芽能疏畅肝气,有利于肝阳平降;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阴平阳秘,肝气条达,精神乃治。

经过1周治疗,患者头晕头痛未再发作,睡眠稍有改善。

马云枝教授查房

复诊时马云枝教授查体发现该患者舌红少苔、脉弦,遂在前方的基础上去代赭石,加珍珠母以重镇安神,并将川牛膝加量以引血下行。

患者服药1剂后,夜睡安稳,每晚能入睡5小时~6小时,心烦、烘热汗出、双手震颤现象较前明显减轻。

之后半年,患者一直规律就诊,马教授以前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未诉及不适。

马云枝提醒像季女士这样失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失眠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这样才能标本兼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专家简介

马云枝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及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现任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

4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第一线,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的研究,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率先开展从毒损脑络理论研究防治血管性痴呆,研制出了治疗痴呆的复智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熄风定颤丸、治疗中风病的通脉舒络胶囊、治疗面瘫的牵正膏。

精彩推荐

规范治疗,打断肝炎转癌“三步曲”协和专家教你叶酸怎么补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洗牙伤害牙齿?听听口腔医生怎么说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五大问题“糟蹋”子宫的六件事1类致癌物,就潜伏在你我身边胡大一:有氧代谢运动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END—值班丨王丽娜统筹丨王嘉译编辑丨吴文可版权声明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ys/12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