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医传承论坛本期主题高血
01
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02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学并无血压这一概念。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黄帝内经》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身鸣”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
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下虚上实的现象,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上济心阴,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若病久不愈,则可导致肾阳虚衰,此时常兼有畏寒、肢体、乏力、阳萎、夜尿等症候;阳盛可以化火、化风,可见面红目赤、烦躁多怒;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若肝阳暴亢,便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经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敝清窍,从而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以上这些论述,与高血压病均有一定关系。
03
高血压的治疗本次论坛将从不同角度来剖析高血压,并传授大家一套绿色、健康、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方法。
心理
(弹穴)
针
推拿
整脊
高血压
中药
导引
灸
食疗
04
拟邀嘉宾
05
深度解析影响高血压的因素心理因素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使肝阳偏亢,肝阳上扰于头目。肝肾两脏在中医中的关系甚为密切,故肝火也能灼伤肝肾之阴,形成肝肾两虚,肝阳偏亢。
饮食因素饮食失节过于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至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因而头痛、头晕发生此病。
内伤因素内伤虚损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肾阴不足,肝失所养,阴不敛阳,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脊柱因素根据脊柱矫正理论,高血压患者是由颈椎错位引起,应属颈椎病范畴。
06
参与代表特邀嘉宾基层医师中医技师中医爱好者对高血压白癜风怎样能治好治好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