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治疗精神脑病,为什有神奇的功效
从19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一些在内陆的大城市、大医院求治无望的病患者,把目光投向了青藏高原上的藏医藏药。在大都市、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医院奇迹般地得以治愈。而且治好的多半是一些一般治疗手段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这让藏医药的名声传遍了全球,求医求药者络绎不绝。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藏药研究中心主任彭敏说,藏药和中药的医疗思想相似,重视整体的调节,这是中医和藏医的精髓,而雪域高原的极端环境,造就了藏药的神奇特性。
以珍珠、珊瑚、红花獐牙菜、青金石、打箭紫菀花、牛黄、麝香制作的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是治疗中风、瘫痪的灵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更有奇特的疗效。曾有瘫痪的病人,服用“二十五味珊瑚丸”几个疗程之后不久,即可站立行走。
藏药之所以具有神奇的疗效,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高海拔,使藏区的药材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即所谓药力强劲。在海拔米~米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连、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同时,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这些药用植物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金属微量元素。这些丰富的矿物药源像一座宝藏,很符合非高原地区的人们需要,使藏药拥有了神奇的疗效。
传统藏药的剂型多为丸、丹、散等剂型,生药粉碎后较粗,不易被胃肠吸收。再加之过去游牧生活求医不便,许多药物具有“处方大、一方治多病”的特点,其中金属和矿物类药物使用较多,目前医药学界对此争论较大。
现代藏药正是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入其中,应超微粉碎、水醇双提、分离、浓缩、干澡等现代制药工艺,制成了现代剂型的软胶囊、滴丸、控释剂、口服液、片剂、栓剂等先进剂型,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并一改以往的大处方,将无用或有毒副反应的药物进行了调换,对重金属矿物类药物及组方的使用采取科学的态度,经国家认可的科研院所试验验证和临床试验安全后,方子使用,因而在学术上得到了医药界的认可和信赖,并且在药监、社保、期本用药等部门得到了认可和支持,临疗效对比试验效果明显提高,在市场上受到医患的认可和好评。
藏药中为何必选矿物质入药
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寒水石,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工艺,使其药性发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变化,从而产生多样治疗效果,在藏药中,金、银、铜、铁、锡等皆可入药,但并不是直接入药,而是通过特殊的炮制技术,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成为有特定的治疗价值的药用有效成分。例如对铁屑的炮制,是将其放置在用植物配制的药液中浸泡3-5天,铁屑即化为黄金变为黑色的“金炭”,成为珍宝类藏药不可缺少的药用有效成分。矿物药材炮制加工工艺极为复杂,其中有的药品来源著名藏药古方和古验方,出自历史名医之手,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临床应用,公认为疗效显著或有特效。
藏药为什么有独特的功效
因为,生长藏药植物的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到两大基本气候的影响,造就了七大特点:日照充分(紫外线、蓝光)、高海拔、耐缺氧、昼夜温差大(耐寒)。
例如,东南部的年降雨量-毫米,而西部的阿里地区则只有40-70毫米。冬半年干冷的西风环流控制青藏高原,导致其气候干燥、寒冷,风力强劲。而且,生长藏药植物的高原海拔都在世界上米以上,其植被主要在高寒草甸、高山垫状和高山流石灰石滩稀巯植被三种类型之中,这些类型中绝大部分都是藏药。高寒草甸植被在青藏高原的分布面积大,垂直分布高(米)。加上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大气环流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等的综合因素,导向了藏药植物有的生理特征和生态特征。
藏药植物抗寒和抗旱性能强。
在长期与高、寒和热量低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其细胞中的果胶物质、糖类、半纤维素等的含量增高,增加了原生质耐冰冻的特性。这就是被夜间的霜冻和寒风冻的僵硬和萎蔫的药植物一接触到早晨的阳光就马上解冻,恢复活力和继续生长的原因;藏药植物繁殖方式特殊。只有2-3个月短暂的下半年时间促使大部分植物甚至在冬眠中就形成了花蕾,一旦冰雪化它就绽苞开放。藏药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高原的水气量低,绝少尘埃,有利于光的通过,因而,蓝紫光和紫外线非常丰富,辐射特别强烈。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光合作用的有效物质积累高,花色也比低海拔地区鲜浓。
另外,动物和矿物药类是藏药又一大特点,多种动物的矿物含有丰富的人体容易吸收的金属微量元素,成为藏药奇特疗效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太原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