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预防

医院脑病科专家告诉您中医脑病冬

一、中医脑病冬病夏治的概念

“冬病夏治”法是一种将在冬季易发之病于夏季进行治疗的方法,用此法以助患者虚阳恢复,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生的治疗目的。

二、中医脑病冬病夏治的原理

基于天人相应观的春夏养阳当是“理”,冬病夏治则是体现其理的“法”而具体采用内治外治的方法、手段、药物,只是这其中的“方”与“药”,当我们以借势的视角理解“春夏养阳”时,会看到其内核和精髓当是“借自然春夏阳气渐盛或极盛之机,以蓄养和激发人体的元阳”,自然界阳气最为鼎盛的三伏,恰是中医借势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借三伏之机蓄养并激发以元阳为主的人体阳气,才是“春夏养阳”和“冬病夏治”的真正精髓所在。元阳的功能既有激发鼓动全身阳气以疏通经气脉络的效用,又具有较通常所指阳气更为强大有力的逐邪功能,特别是针对沉伏已久的寒、痰、瘀等伏留邪气,其功效就更能得以彰显。

通过近年来多中心、大样本的观察,中医脑病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虚兼痰湿质、气虚兼血瘀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为多,且多在寒冷季节复发或加重,尤其北方秋冬、早春季节天气寒冷多变,中风及眩晕发病率极高,通过对脑病高危人群的体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三、中医脑病冬病夏治的目的

(1)借势——冬病夏治的实质

由于冬病正虚邪实的特殊属性,单纯依靠自身阳气力量,不借助自然阳气这个强势外援的话,往往无力或很难彻底祛除伏邪宿根,因而借势之举是以小搏大智慧的主动体现。

(2)祛邪——冬病夏治的优势

冬病之邪气所具有的“偏阴偏寒”属性决定了其总需阳气的温化方能有效地散邪逐邪,夏治通过借势实现强力补益、鼓动、激发人体阳气之源的效能,从而达到平时施治难以企及的“起沉疴”目的,亦是采用夏治最大的优势所在。

(3)通络——冬病夏治的先机

经气脉络的凝滞不畅是冬病最终成形的关键所在,也是夏治时借以撬动冬病顽疾的重要突破口。夏治实施的基础在于阳气的激发和鼓动,进而使经气充盈激荡,促使受阻或挛缩的脉络得以舒缓畅通,与针对冬病正虚邪实基本病理机制施以扶正祛邪的治则相较而言,在夏治中从通畅经气脉络入手更易于产生控制先机的首发效应,同时也为复原正气、祛除伏邪创造了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通络复脉是扶正祛邪两方面都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可促进正邪双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经气脉络的渐次复通,在冬病夏治过程中将起到先锋队的作用,进而产生一系列正面意义的连锁效应,真正使正气的复原归元,伏留邪气的祛除最终得以实现成为可能。

(4)归元——冬病夏治的要旨

夏治时所补益蓄养之阳气,当合“春夏养阳”中的元阳之养,即此阳气需归于命门真元,方能因蓄而养,并真正起到元阳的动力作用,故在夏治中引阳热之气下行归于命元至关重要,中医中的“引火归元法”即可达到此目的。

四、中医脑病冬病夏治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门诊进行体质辨识,将中医脑病病人中体质分型属于气虚质、阳虚质筛选出来,以便进行冬病夏治。

(1)针对失眠(阳虚证或气虚证):引阳入阴推拿配备气息导引治疗失眠法;耳穴帖敷;关元穴、气海穴艾灸;夜间双侧涌泉穴帖敷归源膏。

(2)针对中风、眩晕(阳虚证或气虚证):背腧穴(脾腧、肾俞、大椎、腰阳关)帖敷姜桂膏;艾灸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火疗背部;夜间双侧涌泉穴帖敷归源膏;

(3)针对中风后遗症(阳虚证或气虚证):患侧肢体火疗;患肢疼痛关节或肌张力偏高肌肉群的中药帖敷+红外线;患者辨证施灸;背腧穴(脾腧、肾俞、大椎、腰阳关)帖敷姜桂膏;夜间双侧涌泉穴帖敷归源膏。

(4)针对帕金森氏病/综合征(阳虚证或气虚证):背腧穴(脾腧、肾俞、大椎、腰阳关)帖敷姜桂膏;患者辨证施灸;夜间双侧涌泉穴帖敷归源膏;耳穴治疗。

************************************************************************************************************

按住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yf/11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