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管理
1.去除诱因
2.营养支持
制订个体化的蛋白质营养支持方案:一直以来,医生建议肝性脑病患者控制蛋白质饮食,因为减少蛋白质可降低肠道氨的产出。但近年来,对蛋白饮食的限制明显放宽,不宜长时间过度限制蛋白饮食,否则会造成肌肉群减少,更易出现肝性脑病。因此,国际肝病与氮代谢学会推荐每天分散摄入1.2-1.5g/kg蛋白质。
3.常用药物
?乳果糖
乳果糖是一种非吸收性双糖,在结肠内代谢为乳酸和乙酸,能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常用剂量为每次口服15~30mL,每日2~3次。使用乳果糖必须警惕,过量可导致肠梗阻、严重腹泻、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低血容量可能足够严重到引起脑病症状的发作。
?利福昔明
肠道微生物在肝性脑病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口服抗生素可减少肠道中产氨细菌的数量,有效治疗肝性脑病。利福昔明是一种源自利福霉素的半合成抗生素,肠道几乎不吸收,可广谱、强效的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我国批准的治疗剂量为mg/次,每8小时口服1次。
?门冬氨酸鸟氨酸(Lola)
LOLA可增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及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脑、肝、肾利用氨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本药和口服或静脉注射。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它们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细菌群如乳酸杆菌的生长,并抑制有害细菌如产脲酶菌的生长;可以改善肠上皮细胞的营养状态、降低肠道通透性,从而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并可改善高动力循环状态;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增加肝脏的氨清除。多项研究证实,益生菌及合生元可以显著改善轻微型肝性脑病,且由于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用于长期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