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脑病病因

8个案例解读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的

概述

年Hinchey等首次报道了一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但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其除了白质,也可累及灰质,因此,年Casey等提出了新的命名,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

一般认为,PRES本质上是一种可逆性的血管源性水肿,伴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脑病,头痛,视觉障碍等,常见原因为高血压、肾衰竭、使用细胞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子痫前期或子痫。PRES常由急剧的血压波动或细胞因子对血管壁的直接作用致内皮损伤,引起血脑屏障的破坏,继而引起脑水肿。本病通常是可逆性的,包括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预后多数较好。

近年来,一些不典型的PRES陆续增多,包括中央变异型PRES,PRES伴脊髓受累,可逆性全部脑病综合征(Generalised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等,对本病的诊治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脑血流的生理

一般情况下,脑灌注压变化范围波动在50-mmHg之间(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大脑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相对恒定的脑血流量。脑血流自身调节机制包括:脑血管压力反应、化学因素(如CO2浓度)与自主神经系统。

当血压下降时,脑动脉舒张,为脑细胞保持足够的血流和灌注。相反,血压升高时,脑动脉透壁压升高,局部血管内皮的机械感受器通过离子通道、整合素和细胞骨架变形将压力变化转变为细胞反应,引起血管收缩,从而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血流量。

脑血流自身调节需要所谓的神经血管单位,包括神经元、血管细胞和胶质细胞。来自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化学信号有助于脑血流的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分泌血管舒张因子(NO、前列环素、硫化氢、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和血管收缩因子(血栓素A2、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II)。

病理生理机制

PRES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急剧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自身调节上限,导致脑高灌注。

动脉血压急剧升高,自身调节反应失效,引起大脑高灌注,血脑屏障破坏,致血浆和大分子物质溢出到组织间隙。大脑后部对高灌注尤其敏感,因为后颅窝交感神经较少。在部分易感患者中,即使血压没有超过典型的自身调节范围,也可以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血脑屏障破坏。因此,患者的基础血压、血压升高幅度和升高速度是重要影响因素。

除外血压急剧升高,循环细胞因子过载也可能会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炎症反应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激活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如TNFα、IL-1、IFNγ)。这些细胞因子激活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大脑间质水肿。TNFα和IL-1诱导粘附分子的表达(如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CAM-1]、E选择素等)。TNF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后者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PRES患者免疫系统激活,也会释放细胞因子,上调VEGF的表达。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血VEGF-A升高,与PRES显著相关。

(图1:PRES的病理生理机制)

约半数PRES患者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减、硬皮病、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肉芽肿性血管炎和视神经血管炎。

器官移植后/化疗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是PRES常见的诱发因素。可在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数月后且血药浓度正常的情况下罹患PRES。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内皮肽、低镁血症和高血压可能会易化环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这些药物亦包括他克莫司(而雷帕霉素极少)和抗血管形成药物,如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苏尼替尼和索拉非尼)。

肾功能衰竭是PRES最相关的疾病之一,见于约55%的PRES患者。然而,两者相关的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因为并发的高血压、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亦或肾功能异常本身是PRES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PRES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小时或数天)。常见的临床症状见下表。脑病是最常见的症状,轻者仅有轻度意识模糊,重者可重度昏迷。约60-75%患者可有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相对少见。典型的EEG表现为双侧枕部尖波。对于考虑PRES伴不明原因的意识不清建议行EEG检查。

其它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和视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丧失、皮质盲和幻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呈弥漫性,逐渐起病。雷击样头痛患者需怀疑脑血管收缩相关疾病,建议行脑血管造影。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或失语,见于5-15%的患者。脊髓受累引起脊髓症状和体征者极少见,但仍有个案报道。

多数患者同时出现上述多个症状。对于同时出现癫痫发作和视觉障碍或头痛的患者,需要考虑PRES可能。

表1PRES常见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发生率(%)

脑病

50-80

癫痫发作

60-75

头痛

50

视觉障碍

33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10-15

癫痫持续状态

5-15

影像学表现

颅脑影像学有助于诊断PRES以及鉴别诊断。血管源性水肿可以通过CT来发现,但颅脑MRI更敏感。由于缺乏诊断金标准,无法评估MRI的特异性。颅脑MRI典型表现为双侧顶枕叶为主的血管源性水肿,呈T1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等或低信号,ADC高信号。通常累及皮质下白质,较少累及皮质。水肿几乎累及双侧,不完全对称。

(图2:典型的黑水像PRES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四型:顶枕型,全脑分水岭型,额上回型和中央变异型。影像学分型和水肿严重程度都不与临床表现分型和严重程度相关。额叶和颞叶受累者约占75%。累及基底节和脑干者有1/3,累及小脑者约占半数。这些部位的水肿一般是伴随着顶枕部位的受累。病变不累及顶枕区域者少见。仅累及单侧大脑和孤立性脑干与小脑水肿者需要排除其它疾病。

(图3:均为黑水像;A-C:顶枕型PRES;D-F:全脑分水岭型PRES;G-I:额上回型PRES)

(图4:均为黑水像;中央变异型PRES)

表2PRES不常见MRI表现

不常见影像学表现

发生率(%)

弥散受限

15-30

强化病灶

20

颅内出血

10-25

血管造影示血管收缩

15-30

约15-30%患者在MRI上可见弥散受限。弥散受限部位通常是位于大片血管源性水肿部位的较小病灶。弥散受限病灶的出现通常与不可逆的损伤和临床不完全恢复相关。DWI高信号时,对应ADC值可低、等或高(见图5)。ADC值增加的区域根据T2透射效应(T2shine-througheffect)的数量在DWI上可表现为高、低或等信号。高ADC值病灶最可能是可逆的,而ADC值下降通常进展为真正的梗死。(注:T2透射效应即指DWI上的信号仍包含着T2弛豫时间的影响,因此DWI上的高信号病灶可能反应了强T2透射效应,而不是弥散减少。DWI低信号病灶是由于不能被T2效应平衡的更高ADC值所致)

(图5:PRES弥散受限表现)

约20%的PRES患者在增强MRI可见强化病灶,强化程度不等。脑叶病灶一般呈脑回状或斑片状,基底节、深部白质、小脑、脑干等部位多呈斑点样强化。软脑膜强化最常见,软脑膜+皮层强化次常见。异常强化反应了局部血脑屏障的破坏。

(图6:PRES软脑膜强化[19岁男性,既往有SLE、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史,癫痫发作起病。A-C:起病时MRI表现;D-F:2月后复查])

(图7:PRES脑实质结节状强化[58岁男性,肾癌化疗伴脓毒血症,以癫痫发作起病。血压偏低92/67mmHg。A-C:起病时MRI;D:7天后复查强化病灶吸收])

(图8:PRES软脑膜及实质强化[14岁女性,癫痫发作,既往SLE病史。A-B:起病时MRI;C-D:5月后复查])

约10-25%PRES患者可伴有颅内出血。脑实质出血最常见,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次常见。出血患者中约18-30%同时存在两者类型出血。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罹患PRES者颅内出血几率更大。一项应用SWI序列的研究显示58%(18/31)患者可见微出血,但其临床意义不明确。

(图9:PRES伴脑出血)

数个研究显示PRES血管造影检查(CTA、MRA、DSA)可见脑血管不规则伴局部血管收缩。研究发现约15-30%患者存在血管收缩。有研究报道17-38%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伴发PRES。

不典型案例

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PRES不难,但临床上碰到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诊断难度较大。接下来再看一些不典型案例。

案例1:17岁男性,慢性肾脏病5期,表现为视力模糊,共济失调。

(图10:A:T2WI;B:SWI;C-D:10天后复查,临床症状完全缓解,T2WI水肿明显吸收,而SWI上微出血增多)

案例2:37岁男性,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因突发头痛、进展性视力下降2周入院。入院时测血压/mmHg。眼底镜可见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快速降血压治疗(ARB+利尿剂+CCB)使血压降至正常。

(图11:a-f:头颅MRI示脑干、双侧丘脑与额颞叶皮层下白质异常高信号。头痛和视觉症状2周后逐渐好转。g-l:3月后复查头颅MRI,病灶明显吸收)

案例3:42岁男性,既往体健,因枕部头痛、恶心、呕吐和失衡入院。血压:/mmHg。神经科查体示腱反射亢进,失调步态,双侧轻度辨距不良。入院化验示肌酐9.68mg/dl,尿素氮.7mg/dl,余无殊。诊断为终末期肾病,予血液透析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好转。

(图12:起病时MRI表现)

(图13:复查时的MRI表现)

案例4:17岁女性,头痛、呕吐,视力下降1月,查体无神经科体征,眼底镜可见视乳头水肿。血压/mmHg。接受降压治疗。1月后复查MRI,病灶明显吸收。

(图14:头颅MRI可见额叶、岛叶、颞叶、基底节区和脊髓病变)

案例5:9岁女孩,头痛、呕吐伴视物模糊15天。既往两次周围性面瘫病史。神经科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压/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8g/dL,肌酐1.77mg/dL,尿素氮38mg/dL。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57mg/dL),IgG合成指数0.9,有核细胞10/10^6,红细胞70/10^6。寡克隆带阴性。TORCH、病毒性检测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血NMO抗体阴性。B超示双侧肾脏萎缩。患者接受短暂的激素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10天后复查MRI病灶完全吸收。

(图15:颅脑MRI可见延髓和颈髓异常信号)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急性和亚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同时伴有特定的临床状况(如血压急剧升高,血压剧烈波动,免疫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衰竭,子痫前期或子痫)的患者需考虑PRES。PRES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意识模糊,癫痫发作,头痛,视觉障碍)并无特异性,也可以见于其它神经科疾病。PRES的鉴别诊断包括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其它多种以下疾病(见表3)。

1.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

女性多于男性。诱发因素包括产后,接触毒品、酒精和血液制品,选择性5-羟色氨酸再摄取抑制剂,释放儿茶酚胺类的肿瘤等。临床特点为严重头痛(突发,剧烈,雷击样),伴/不伴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脑结构影像表现正常;可伴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PRES。脑血管影像学:血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腊肠样表现),一般在小于3月时间内这些狭窄处消失。RCVS与PRES存在共同点,亦有分别,是否是同一机制尚不清楚。可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预后良好。

(图16: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DSA腊肠样表现)

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由过氧化物酶缺乏导致。组织中饱和极长链脂肪酸(VLCFA)病理性堆积引起脑白质进行性脱髓鞘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好发于儿童,也可见于成年人;几乎均为男性;影像学典型表现:T2及FLAIR像见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对称性高信号,通过胼胝体压部,两侧连续的呈“蝴蝶翼”状;增强扫描可见病变中间区域花环样强化,也可无强化。预后差,一般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3年后死亡。

(图17: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典型MRI表现)

3.静脉窦血栓形成

静脉窦血栓形成常见症状为头痛、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和视乳头水肿。

容易与PRES混淆,且PRES和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一些共同危险因素,如妊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激素等。MRV或DSA可发现静脉窦闭塞。

(图18: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CTDSA])

表3PRES的鉴别诊断

感染性脑炎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CSF细胞数增多

★常伴免疫抑制,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CSF微生物或PCR阳性

★颅脑影像学可为单侧

★发热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颅脑影像学可为单侧

★有快速纠正血钠或血糖病史

★不好发顶枕叶

自身免疫性或副肿瘤性脑炎

★典型的中央脑桥异常信号,蝙蝠翼状

★恶性肿瘤病史

★血清或CSF特异性抗体阳性

ADEM

★颅脑影像学可为单侧

★儿童好发

★前期病毒或细菌感染、疫苗接种

肿瘤性(淋巴瘤、胶质瘤、转移瘤)

★50-75%患者有发热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影像上幕上病灶通常不对称

★恶性肿瘤病史

★近期体重下降

中毒性白质脑病

★CSF细胞学异常

★毒物药物接触史

★无临床和影像学上的好转

★毒物或药物筛查阳性

★颅脑影像学可为单侧

★症状常在数周内进展

★MRS示乳酸峰升高,NAA峰降低

CNS血管炎

★常亚急性起病

脑白质疏松

★CSF细胞数增多

★无急性临床症状

★细胞毒性水肿

★影像学上异常信号是连续的,且围绕脑室周围

治疗

针对PRES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高血压者需要治疗高血压。对于伴有严重高血压患者,最初数小时内降压目标是降低25%。降压时需避免明显的血压波动,为了能平稳地降血压可能需要持续静脉给药。理论上,过快降压可能会引起脑缺血。癫痫发作者急性期需要抗癫痫药物。如果PRES由某种药物引起(如抗排异药物),则该药物需要终止服用,至少在急性期。

预后

PRES预后通常比较好,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多数患者可在1周内恢复,少数患者需要数周达到完全缓解。

并不是所有PRES患者都可以完全恢复的。部分研究显示最严重的类型可导致死亡,1-3月内随访死亡率约3-6%。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主要是由于颅内出血,后颅窝水肿伴脑干压迫或脑疝,或者弥漫性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约10-20%患者可遗留神经功能后遗症,包括永久性偏瘫,癫痫发作,视力下降,头晕。部分研究显示颅内出血与不完全恢复相关。

约5-10%PRES患者会复发,高血压未控制者比其它病因(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复发率更高。

回顾性研究显示约10-15%患者数年后再次出现癫痫发作,但多数是因为诱发因素未控制,最常见为PRES复发。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指导抗癫痫药物合适使用时间。一般可在起病数周后和颅脑病灶消失后停用抗癫痫药物。

[参考文献]

1.FugateJE,RabinsteinAA.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clinicalandradiologicalmanifestations,pathophysiology,andoutstandingquestions.LancetNeurol.Sep;14(9):-25.

2.GuptaV,BhatiaV,KhandelwalN,SinghP,SinghiP.ImagingFindingsinPediatric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5YearsofExperienceFromaTertiaryCareCenterinIndia.JChildNeurol.Aug;31(9):-73.

3.TariCaponeF,CandelaS,BozzaoA,OrziF.Anewcaseofbrainstemvariantof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clinicalandradiologicalfeatures.NeurolSci.Jul;36(7):-5.

4.B?la?aR,MaierS,BaubecEG,BajkóZ,B?la?aA.Cerebellarandbrainstemvariantof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ActaNeurolBelg.Sep;(3):-3.

5.Yi?U,Karao?luP,KurulSH,SoyluA,?akmak?iH,Kavuk?uS.Posteriorreversible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withspinalcordinvolvementina9-year-oldgirl.BrainDev.Jan;38(1):-7.

6.KariaSJ,RykkenJB,McKinneyZJ,ZhangL,McKinneyAM.UtilityandSignificanceofGadolinium-BasedContrastEnhancementin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AJNRAmJNeuroradiol.Mar;37(3):-22.

7.RactI,PoujadeA,Carsin-NicolB,MouriauxF,FerréJC.Spinalcordinvolvementin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JNeuroradiol.Feb;43(1):56-8.

8.ZhangYX,ZhengY,ZhangBJ,ZhangY,DingMP,ZhangBR.VariantTypeof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withDiffuseCerebralWhiteMatterandBrainstemInvolvementAssociatedwithIntracranialHemorrhage.JStrokeCerebrovascDis.Dec;25(12):e-e.

9.KunzmannJ,WolfH,OberndorferS.Generalised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avariantof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BMJCaseRep.Nov26;.

来源:神经病学俱乐部(NeurologyClub)

lql编译,zyx审校

赞赏

长按







































医治白癜风偏方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by/9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