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nbsp痴呆
痴呆,又称“痴证”、“呆病”。是指意识清楚的病人由于各种躯体疾病而引起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的全面障碍,包括记忆力、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已习得的技能,正确的社交技能和控制情绪反应能力的障碍,最终导致精神功能衰退的一组后天获得的综合征。多发于老年人或儿童,常见于西医学的老年性痴呆(真性老年痴呆)、早老性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等病。 中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基本原因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髓海不充。此外还有痰浊瘀血阻滞经络等继发因素。病变脏腑主要在肾,其次为心、脾。 起病缓慢,主要是精神功能障碍和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早期仅表现为记忆力和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的轻度减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持久从事某一工作,易于疲劳、焦虑和精力不充沛等。继而出现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情感障碍、言语障碍和精神异常,并可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失用、震颤麻痹、共济失调、癫痫、锥体束征等。最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自主运动,缄默不语,成为植物人状态。 1.肝肾亏虚记忆力减退,暴发性哭笑,易怒,易狂。伴有头昏眩晕、手足发麻、振颤、失眠,重者发作癫病。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气血不足行为表情失常,终日不言不语.或忽笑忽歌,喜怒无常,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步态不稳,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自,脉细弱无力。 3.痰浊闭窍表情呆板,行动迟缓,终日寡言,坐卧不起。记忆力丧失,二便失禁,舌胖嫩而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而腻,脉滑。 4.瘀血阻络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常默默无语,或离奇幻想,健忘易惊,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1.基本治疗 治则:补肾填精、健脑益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针灸井用,补法;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者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百会四神聪太溪大钟悬钟足三里 方义: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百会、四神聪均位于巅顶,通过督脉内如络脑,乃局部取穴,以醒脑宁神;肾主骨生髓,补肾即为生髓;太溪、大钟可补肾养髓;悬钟为髓之会,补之亦可补养脑髓,髓海得充,可健脑益智;足三里补益后天、化生气血以助生髓之源。诸穴合用,共奏益肾补髓、健脑醒神之效。 加减:肝肾阴虚加肝俞、三阴交补益肝肾;气血虚弱加气海、膈俞益气养血;痰浊中阻加丰隆、中脘化痰通络;瘀血阻络加膈俞、委中以活血化瘀。 操作:各腧穴均常规针刺;四神聪刺向百会穴;百会针后加灸(重灸20分钟以上),使病人感到艾灸热力达到颅内和穴位深层。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 2.其他疗法 ⑴头针:取顶中线、额中线、颞前线、颞后线。每次选2~3穴,毫针强刺激;还可配合使用电针,疏密波中强度刺激。 ⑵耳针:取心、肝、肾、枕、脑点、神门、肾上腺。每次选用3~5穴,毫针浅刺、轻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黄某,男,3岁。患儿3个月前曾患中毒性脑病及败血症,现后遗痴呆,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言语不清。针刺取大陵、神门宁神开窍,百会升提阳气,再补太溪以通肾窍。经4个月治疗后,患儿神志清爽,舌体灵活,能说简单话语,已无痴呆之象(高忻侏.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第1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49)。 《针灸大成》:失志痴呆,神门、鬼眼、百会、鸠尾……呆痴,神门、少商、涌泉、心俞。 1.西医学认为痴呆与神经递质、受体、神经肽有关,实验表明针灸可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肽,能控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针灸治疗本病以早期效果较好,晚期疗效较差。有明确病因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戒酒,少用安眠镇静的药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