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导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文章来源:中国卒中杂志,,13(11):-
作者:王玉,吴建维,赵性泉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头痛伴间断性抽搐6d”以症状性癫痫于年8月26日收入血管神经病学病区。患者于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角向右歪斜,持续5min后症状缓解,予镇静对症治疗,期间抽搐发作6次。后患者无抽搐发作,但头痛持续不缓解,遂收入院治疗。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史;有子宫内膜癌病史8年,于年行子宫扩大范围切除,并行术后放疗;年子宫内膜癌复发,并于10月行腹膜后壁肿瘤姑息切除术,年7月发现肿瘤肾脏、膀胱、肝脏、甲状腺转移。患者规律服用甲地孕酮8年,在此次发病7d前开始加用阿帕替尼口服,剂量为mg,qd。
入院查体:血压/70mmHg,心率70次/分。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正常。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指鼻实验欠稳准,双侧跟膝胫实验稳准,闭目难立征阴性。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08-21):左侧额叶缺血灶可能。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08-22):上矢状窦异常信号,考虑血栓形成,伴双侧大脑皮层下缺血改变;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可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
诊疗经过:患者在发病后第2天进行了首次头颅MRI检查,T2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可见双侧额、顶、颞、枕叶白质异常信号,增强无强化;同时病变累及基底节、杏仁核、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室旁结构,但主要分布在后部白质区域(图1)。
入院诊断:症状性癫痫病因待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子宫内膜癌术后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初步诊断为症状性癫痫病因待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可能性大,高血压、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膜癌病待除外。为进行病因诊断,建议患者行腰穿检查,但患者家属表示拒绝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他无创检查在住院期间分步进行。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每日监测血压2次,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急诊血压为/98mmHg,考虑为应激反应导致的血压短暂升高,不足以引起PRES。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TV)均未见异常(2),因此可排除静脉窦血栓形成。
发病2周后患者复查MRI(图3),距首次MRI检查相距12d,影像显示T2及T2FLAIR序列的高信号消失,同样增强无强化。因此尽管住院期间未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颅内的多发病灶已消失,脑膜无强化的特点不支持脑膜癌病。患者在出院前3d完善了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大致正常。在停用阿帕替尼后,患者症状逐渐改善。因此考虑是由于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自主神经不足以调控灌注压,血管通透性改变,出现血管源性水肿。患者未再服用阿帕替尼,并于年9月12日出院。
出院诊断: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症状性癫痫;子宫内膜癌术后
2讨论
PRES在年由Hinchey首次报道,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以头痛、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痫性发作、视觉障碍、精神异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可能进展为脑梗死甚至会导致死亡。多种病因可导致PRES的发生,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子痫、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和靶向药物。国内外已报道的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地尼布、舒尼替尼、帕唑帕尼、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维罗非尼、曲妥珠单抗、瑞戈非尼均可以导致PRES,但对于阿帕替尼(apatinib)尚未有相关报道。
阿帕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可改善晚期实体肿瘤的预后,已被广泛用于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晚期实体肿瘤患者。在抗肿瘤血管生产的靶向治疗方法中,PRES是少见的副作用。本患者住院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危险因素的排查,排除脑部动脉和静脉病变、血管危险因素等原因导致的PRES,同时,患者是在服用靶向药物特殊情况下的特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停用药物后1~2周内症状、体征消失,复查神经影像学恢复正常,因此考虑本例患者为阿帕替尼所致PRES。本个案是临床上第1例阿帕替尼导致PRES的病例,此前未有报道。幸运的是,在经过几周的正确诊治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概括起来,PRES在及时恰当的诊治后通常是可逆的。神经内科和肿瘤科医师应该增强意识,一旦怀疑或确立诊断后应积极寻找病因并正确诊治。
专家点评:赵性泉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医院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种预后相对良好的疾病,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而不遗留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但由于患者往往同时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早期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必须提高对本病的熟悉程度,通过翔实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头颅影像学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病例是由肿瘤靶向治疗药物阿帕替尼所致PRES,既往未见临床报道,提示在临床中注意少见原因所致疾病,及时去除诱发因素,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天坛会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