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疾病并发症

医务人员9小时脑病科张龙生

医务人员9小时

医务人员9小时,医院东区年推出的纪实类摄影系列专题,通过对东区医务人员工作的记录,旨在展现普通医务工作者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将镜头转向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他们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中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但无论光鲜还是平淡,他们的辛勤付出都值得我们去纪念。

今年刚满50岁的张龙生,医院东区脑病科的大主任,脑病科拥有三个病区,分别位于住院部的4,6,7层,是目前东区人员规模最大、拥有病床数量最多、日门诊量最高,在东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点专科时间最长的科室。

7:30,张龙生到达位于6层的脑病科主任办公室,换好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

7:50,门诊楼3层的名医堂第4诊室,张龙生为当日第一位挂号的患者进行诊治

8:20,诊室外,3号患者的排号单,据此患者介绍,如果不提前预约,张龙生主任的号很难挂到

但新晋入职的医护人员普遍并不知道,年,在张龙生刚刚担任脑病科主任的时候,脑病科的住院医师只有4人,病区只有一个,年门诊量只有人左右,检查设备极其短缺。

面对这种情况,张龙生主任毅然承担起了科室建设的责任,全身心投入到了科室建设中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的团队在年,成为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重点专科。年,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十一五”脑病重点专科。经过几年的发展,脑病科现如今已拥有三个病区,医师30余人,护士50余人,病床多张,年门诊量近十万人次,病房配备有肌电图、脑电图、脑超(TCD)、前庭功能检查仪等设备,同时,脑病科承担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班的实习带教工作,中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通州区科研课题10余项。真正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脑病康复中心。

9:00,诊室内,张龙生为患者测量血压

10:00,名医堂正门口的LED大屏幕,显示着第4诊室的排队状况

10:50,连续工作了三个小时,张龙生利用患者做检查期间的间隙时间,出门接了上午的第一杯水

11:00,匆匆喝了几口水之后,继续为下一位病人进行诊疗

从医20多年来,张龙生主任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对他的每一位病人都认真负责的对待。当患者对疾病的诊疗丧失信心时,张主任会不厌其烦地做好相关疾病的讲解和健康指导,保证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他也放不下他的患者们,为了方便患者的咨询,他的手机24小时都保持开机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中老年患者都有他的手机号码。

11:20,为了让大批焦急等待的病人都能看上病,张龙生主任分别为他们加号

11:50,张龙生主任门诊加号是常有的事

12:40,中午,他匆忙吃了几口饭,赶紧为下午的门诊做好各项准备

在学术领域上,张龙生主任坚持把业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将工作实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天阅读中医经典理论书籍,从《黄帝内经》到《临证指南医案》,他都进行了深入的阅读;他曾拜国医大师薛伯寿、首都国医名师张炳厚、刘景源为师,坚持跟医出诊,总结老师的临床经验,用软笔书法的形式书写跟师心得;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所研发的“菖蒲郁金化痰汤”、“神仙解语丹”、“滋生青阳汤”、“八仙长寿丹”,已成为了科室诊疗的必备之药,深受患者好评;截止到目前,他已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专注2部,获得5项科研成果,两度荣获“通州区优秀科技带头人”荣誉称号。

张龙生拜首都国医名师张炳厚为师

张龙生始终坚持用软笔书法书写跟师笔记

13:30,张龙生打电话为上午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住院病床

14:20,看病结束后,病人用手机扫描办公桌上的“治未病”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bfz/9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