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疾病并发症

肝昏迷肝脏引起的ldquo脑病rd

45岁的肝病患者王阿姨,素来性格温和,但最近几天却性情大变,经常发脾气,有时还胡言乱语,不能认人,甚至会动手打人。家人很是担心,怀疑她是不是精神上出了问题。

52岁的老张前阵子因为消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出院回家后,全家人对他精心照顾,还特地炖了乌鸡甲鱼汤给他补身体。但午饭过后,老张却开始分不清女儿和媳妇。第二天早晨,老张因昏医院。

原来,老张和王阿姨都发生了“肝昏迷”。为什么总有肝病患者发生神经精神失常呢?“昏迷”和肝脏有什么关系呢?来看看这种“昏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肝昏迷”?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消化腺,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像一个生产加工厂一样负责着多种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我们摄入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肝脏加工处理才能被吸收利用,同时体内的代谢垃圾需要经肝脏分解转化才能排出体外。当肝脏严重损伤时,由于代谢和解毒功能减退,一些未被肝脏清除的氨、锰等毒素可进入脑组织,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使患者出现轻微智力减退,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等症状,即“肝昏迷”,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肝性脑病”。

“肝昏迷”的具体表现?

肝性脑病是一个从认知正常、意识完整到昏迷的连续性表现,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智力下降、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及运动和反射异常。其起病可急可缓,症状复杂多变,临床过程现分为5期:

0期(潜伏期):又称轻微肝性脑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1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

2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有特异性异常。

3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常有神志不清或幻觉。

4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患者不能合作而无法引起扑翼样震颤。

什么情况下会发病?——病因诱因

大部分肝性脑病由肝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的肝性脑病多有明显诱因,其中最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低血容量、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手术创伤及感染等。

肝硬化患者应如何预防?

1、注意休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饮酒及擅自用药,增强抵抗力,防止感染发生,以减轻肝脏负担。

2、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肝硬化有大量腹水的病人,常常对消退腹水操之过急,大量使用利尿剂,结果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大量蛋白质及水、电解质丢失,使肝脏损害加重,从而诱发肝昏迷。

3、科学补充蛋白。人们通常认为病人需要调养进补,但这对于肝硬化患者却不尽然。因为饮食中的蛋白质在肠道分解产氨,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氨的产生,诱发肝性脑病,因此盲目进补反倒可能加重病情。然而,蛋白质摄入过少又可能造成肌无力,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指南推荐科学补充蛋白质(每天分散摄入1.2~1.5g/kg)。

4、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会使氨等物质在肠道存留时间延长,导致毒物吸收增多。

图文

方蒙

审核

郑庆芬

宋明洋

编辑

史紫堉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bfz/11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