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病 > 疾病并发症

X线CT及MRI检查的区别

德勤精诚爱脑济民承古纳新扶伤助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现代医学检查技术不断更新,很多患者对于这样多种多样的检查不理解有什么用途,就拿X线、CT和MRI检查来说,拿到手的都是黑白的胶片,有些患者说不是刚跟我做完X片检查吗,怎么又让我做CT、做核磁,甚至因为一些误解造成医患关系的冲突,医院外科主任林亮就X线、CT及MRI检查的区别和用途做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很多患者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

一、X线成像检查

X线成像基本原理,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通俗来讲,其实就和照相一样,把我们三维的景物印在了一张二维的照片上,也可以想象成我们做树叶或者蝴蝶的标本一样,把它们夹在一个扁平的空间里。

X线片检查包括透视,所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不过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检查,就像照相和录像的区别,都具有简单、快捷、价格便宜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骨折、心肺疾病、一些急腹症、脊柱关节骨病、骨肿瘤等疾患的确诊或者初步检查。

二、CT检查

CT检查,中文全称叫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我们常说的CT一般指X射线CT(X-CT)。

CT检查和X线检查成像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点我们可以拿本书做比方,X片只能看到这是一本书,而CT检查就像翻书一样可以看到里面书页的内容,CT又分为16排、32排、64排等,可以理解成我翻这本书的时候是一页一页的看还是十页十页的看。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肺疾患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比如脑梗塞、脑出血、颅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肺炎、肺癌等等。

CT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是三维重建,打个比方,就像把一个切片的长条面包或者西瓜重新拼成一个完整体,通常用于一些骨折尤其是骨骼较多有重叠的部位的骨折,可以立体的了解骨折的具体部位及形态。

二、MRI检查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停止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即产生MR信号。可以简单理解成有一池水,我们不知道他有多深,我们扔进去一块石头,听石头的声音就可以大致判断水深。

MRI检查是没有辐射的,较CT和X片检查,MRI主要针对软组织检查有突出优势,比如椎间盘、韧带、肌肉等等,我们还是拿上面的西瓜做比喻,如果CT和X片检查是看西瓜籽,MRI检查就是看瓜瓤。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与CT图像非常相似,二者都是“数字图像”,并以不同灰度显示不同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的断面图像。与CT一样,磁共振成像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例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的检查。

磁共振成像无骨性伪影,可随意作直接的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或任何角度)切层,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尤优于CT。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扫描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对一些不配合的病人的检查常感困难,对运动性器官,例如胃肠道因缺乏合适的对比剂,常常显示不清楚;对于肺部,由于呼吸运动以及肺泡内氢质子密度很低等原因,成像效果也不满意。磁共振成像对钙化灶和骨骼病灶的显示,也不如CT准确和敏感。

供稿丨林亮

编辑丨杨文博

审核丨栾新平

医院

安宁渠路院区

-

(10:00-19:00)

(24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nxm.com/nbbfz/11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