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开窍法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探讨
编辑推荐语
轻微型肝性脑病主要病机为腑气不通、脑窍蒙蔽,通腑开窍法治疗该病直切病机,以通腑之力清上泄下、调畅气机,疗效确切。
[摘要]轻微型肝性脑病由痰、瘀、毒互结于肝、大肠、脑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发病,主要病机为腑气不通、脑窍蒙蔽。治疗宜通腑开窍,以通腑之力清上泄下、调畅气机,使机体恢复清气在上、浊气在下的安和状态,达到神明即安的目的。临床上,大黄煎剂(大黄30g,乌梅30g)保留灌肠为通腑开窍法主要代表方。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常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展。MHE缺乏明显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异常,易漏诊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故MHE的早期诊治尤为重要。迄今为止尚未形成防治MHE的指南,西医主要以祛除诱因、清肠导泄、降血氨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存在治疗范围局限、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中医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对于预防MHE进一步演变为严重的肝性脑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通腑开窍法运用领域广泛,尤其是在防治MHE方面,疗效切确,探讨通腑开窍法的作用机制,对于防治MHE意义重大。
1通腑开窍法立法依据
1.1理论来源
通腑开窍法在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用于治疗各种腑气不通、脑窍蒙闭的疾病。医圣张仲景首创通腑开窍法,运用三承气汤治疗胃肠实热之阳明腑实证;金元四大家之张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运用通腑开窍之法,创立三化汤治疗中风病,提出该法具有醒神开窍之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运用醒神散治疗神昏,说明该法具有通窍醒神之功;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痰热闭窍腑实之神昏,以通腑开窍为法,处方牛黄承气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在三承气汤基础上创立白虎承气汤、犀连承气汤等方,治疗温病热入心包,阳明腑实证,可奏通腑开窍之效;据报道,王新志运用通腑醒神开窍法治疗痰热腑实阳闭证之中风神昏,以宣白承气汤灌肠治之,认为该法具有明显促醒、抢救等作用;毛德文等首次提出“通腑开窍法”,并将该法运用于治疗重大肝脏病,同时还阐明该法的作用机制及运用价值。
1.2MHE发病机制
MHE属于中医郁证、神昏、便秘等范畴。其主要病因为感受湿热疫毒或酒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相继受损,致痰热瘀毒互结,瘀毒内积于肠道,腑气不通,浊邪上犯脑窍,神明被扰,发为本病。其主要病机是腑气不通、脑窍蒙蔽,病位在肝、大肠、脑。
肝喜条达,主疏泄,调畅气机,元代医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司疏泄者,肝也”,并助脾胃升清降浊。若肝失疏泄,调畅气机功能失职,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易酿生痰浊,阻滞气机,腑气不通。腑气不通,致气机逆乱,若浊气上犯于脑窍,则脑神失养,便可出现精神、思维及情志的异常,故《素问·六旨大论》云:“气机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是传糟粕之通道。若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失常,无法将浊气化成于下,则浊气随气机逆乱上犯于元神之府。《素问》认为大肠具有“金土”两重属性,且“土得木而达”,结合五行相克理论,木克土,金克木,由此推断肝与大肠相互克制。不少文献对肝与大肠的生理功能及关系都有相关的陈述,陈英杰指出:“肝与大肠相互联系,其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理论。故大肠之金性肃降肠中糟粕、肝之浊气,却又以其金性之敛平制肝木。”其意为“肝寄腑于大肠,借道大肠而降气泄浊”。《灵枢·经筋》中提及手阳明大肠之筋“络头”,可见大肠经可治头部疾病,肝经上行巅顶入脑,提示肝可与脑、大肠相通。综上,肝、大肠病变皆可导致脑窍蒙蔽,发为本病。
2通腑开窍法的作用机制与运用
MHE是各种因素作用于肝、大肠、脑,产生以水湿、气滞、血瘀、痰凝为主的病理变化,病机主要为腑气不通,上犯凊窍。因此本病治疗目的以“通畅五脏元真”为主,同时恢复“六腑以通为顺”的生理特性,如此方能气机通畅,阴阳平衡,人即安和,具体治法为通腑开窍。通腑开窍之法有标本同治之功,即以通腑之力、清上泄下之功,调畅气机,恢复机体清气在上、浊气在下的安和状态,达到神明即安的目的。现代医学对MHE发病机制的认识与中医“腑气不通、脑窍蒙蔽”相一致;且目前西医的清氨导泄治疗方法与中医通腑开窍法相对应。现代研究表明通腑开窍法具有醒脑、清除体内毒素、抗炎、抑菌等疗效。据报道,冯全生运用解毒通滞等法治疗瘀毒蕴结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刘向东等提出,对于中风便秘患者,通腑开窍法具有通腑、修复神经的作用;陆岸英以通腑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认为其有“釜底抽薪”之功;黄古叶等在防治重型肝脏病的临床观察中,以通腑开窍法立论,运用其代表方大黄煎剂治疗肝脏病,认为该法具有减轻肝脏损害、改善肝功能、降血氨、改善患者神志的作用。肖志刚认为通腑开窍法治疗肝癌并发MHE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生长、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神志等作用。周大桥认为通腑开窍法在治疗肝性脑病中,具有调整人体气机升降、减少肠源性毒素、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以上研究表明,通腑开窍法具有肝、脑、肠同治的特点,能够醒神、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3大黄煎剂为通腑开窍法代表方
通腑开窍为法代表方为大黄煎剂(大黄30g,乌梅30g)。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于防治MHE具有独特的疗效,方中大黄味大苦,性大寒,归大肠、脾胃、肝、心包经,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祛瘀退黄之功,且能荡涤肠胃、釜底抽薪;乌梅酸涩,酸入肝,涩入肠、敛肺,主下气祛痰、生津。两药相配,共奏通腑、祛瘀、解毒之功。实验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抑菌、降血氨、维持肠道酸碱平衡、保护肝功能等作用。韦新等在研究大黄煎剂治疗肝硬化并发MHE疗效的试验中,证实该方能明显减少肝损害并预防MHE进一步发展。姚春等运用大黄煎剂治疗MHE,认为其具有降低患者血氨、保护肝脏、清除毒素等作用,治疗机制与降低肠道pH值、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肠道内毒素生成、保护肝细胞线粒体及脑细胞功能结构有关。周智恩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MHE,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16%,优于对照组,其研究表明,大黄煎剂治疗MHE疗效确切,具有抗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等作用。石清兰等在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MHE的临床观察中发现,通腑开窍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临床疗效。钟宇在研究中发现,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后,MHE患者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码符号试验(DST)、脑电图、血清内毒素、生存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该法具有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以上研究表明,通腑开窍法具有改善MHE患者肝细胞功能、脑神经功能、肠道功能的作用,从而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血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预后。
4结语
MHE属于肝性脑病分期中的0级,发病较为隐匿,但其发生率约占慢性肝病的50%。因此,MHE的早期诊治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诊治MHE的金标准,单纯西医治疗未能取得满意疗效,而中医通腑开窍法具有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能降低患者血氨,保肝护肝,防止病情恶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肠道内毒素、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生成与滞留时间、保护肝细胞线粒体及脑细胞功能结构有关。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通信作者]姚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肝脏病的中医药防治。邮箱:yaochun
yahoo.白癜风的问题白癜风的问题